第(2/3)頁 主要是那些大臣清楚,他們要是失敗了的話,就算不會被抄家滅族,那如今地位也必然蕩然無存。 為了家族,為了地位。 他們也不敢放松。 只能擁護著才七歲的小皇帝。 繼續跟其他藩王抗爭著。 而經過三年發展,喬木不但擁有了第一批自己教育出來的人才。 農業和工業也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雖然距離工業化還遠的很,但是絕對已經超出了如今整體水準。 光是每年鋼鐵產量,就能堪比這個世界上其他所有國家的總和。 這樣的發展成果。 給了喬木足夠的底氣。 因此,很快她就趁著大家春耕結束,暫時事情都不是很多的時間節點上,正式開始了主動的擴張。 過去幾年里,她的領土雖然翻了好幾倍,人口也增長了好幾倍。 但都是被動的。 都是別人來投靠她的。 而如今則是她主動出擊。 被動都那么厲害了。 主動出擊有多厲害可想而知。 而喬木主動出擊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她本人扛著把四十米長的大刀和一萬多斤重的一個大鐵錘御駕親征,每到一個城池,先拿大刀舞一波,然后一錘子直接把城墻砸穿,就這么兩下子,一個城池基本上就算是拿下了大半,都不需要殺多少人,大部分守城人就跪了。 難得遇到一兩個膽肥的。 或者寧死不屈的,那喬木無非也就是多捶幾下城墻,然后四十米大刀對著核心人物拍兩下子的事。 這般操作之下,喬木攻城略地的速度極快,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就將北方土地徹底一統。 然后她又索性趁著還沒有秋收的兩個月空閑時間,繼續率領大軍南下,這一次的速度,就更快了。 因為南方人這幾年早打煩了。 早就希望有人一統天下了,以前那些個藩王之間實力差不多,大家看不準,不知道該投靠誰,可如今喬木這么個在兩個月時間之內就一統北方,并且還曾經兩次打退過犬戎大軍的狠人帶兵到他們這里。 不少厭戰的南方人壓根猶豫都沒猶豫,就直接開大城門投降了。 最后喬木也就在那幾個藩王的核心領地城池遭遇到了一些阻攔。 不過那點阻攔壓根就是灑灑水小意思,喬木那柄萬斤的錘子拿出來隨便敲兩下子,就基本能把他們敲服了,錘子不夠,四十米長的大刀拿出來揮舞兩下子也基本夠了。 一個多月后,喬木她愣是趕在北方領地秋收之前,順利的收復了原大慶所有疆域,并且還順帶著收拾了一波南邊一些疆域附近先前不太聽話,一直比較跳的幾個小國。 之后這才搬師回京都。 一邊準備秋收大典。 一邊準備登基大典。 八月下旬正好是秋收,秋收完沒兩天便是個秋高氣爽的好日子。 所以喬木就把秋收大典和登基大典排在了一起,秋收大典結束之后先秋收,秋收完正好準備登基。 不但兩不耽擱。 還能算是雙喜臨門之事。 秋收方面沒什么問題,跟前兩年一樣,只是這次規模更大一點罷了,登基的時候也沒什么問題,為了營造一下氛圍,和表明正統,喬木站到祭天臺上的時候,還特地驅使火焰,在自己頭上營造出了一只火鳳凰異象,迫有鳳鳴岐山意味。 這一異象的出現。 無疑使得喬木地位更加穩固。 再之后就是喬木登基稱帝。 建國炎夏,火德,年號不朽。 稱不朽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