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正是因為外面發生了這么多事。 使得還在現實中的那些人,原本計劃喚醒休眠者的日子變得遙遙無期,他們這才迫不得已將全息世界往現實化改進,希望盡可能提升休眠者對全息世界的認可和眷戀。 這才有利于他們未來很多年。 可能上百年。 都在里面安然呆著生存下去。 對于外面發生的情況,全息世界當中的那些人并不知情,他們還以為外面的局面在逐漸的好轉呢。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選擇休眠的那些人當中,有不少人覺得外面的那些人更加舒服自在,說不定物價降了,物資也豐富了,各種水果蔬菜和美食都能比較容易買到了。 而在外面沒有休眠的那些人。 同樣覺得選擇休眠的那些人比較舒服自在,至少沒啥精神壓力。 不像他們,還得時刻承擔著接收外面整體大環境,大局面變得越來越差,看不到希望的精神壓力。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圍城,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去。 東西都是別人手里的好。 ...... 救世研討第三次全國會議中。 第一次全國研討會議是在龜息計劃開始前召開的,龜息計劃就是第一次全國研討會議提出并確定。 第二次全國研討會議是在四年前召開的,為的就是應對國外戰亂以及火山爆發等各種意外情況對世界環境造成的影響,并且根據當時的現實情況,改進了一下第一次全國研討大會決定的十年方針計劃。 而如今開啟第三次全國研討會議,主要是因為第二次會議召開的時候大家將問題想的簡單了,沒有想象到一些問題的嚴重程度,如今十年的時間都快要過去了,而第一次會議做好的十年方針計劃非但沒能有所進展,世界環境的整體大局面,反倒還比計劃開始前更差了。 所以這場會議是不得不召開。 會議最開始,是世界環境學的幾位院士以及十年方針計劃的主要領導人,通過全息投影給大家展示一下現今的世界環境局面,內容主要是幾乎彌漫了小半顆星球的火山塵埃,以及火山塵埃造成的影響。 “事實上,如果沒有這些火山塵埃,我們的十年計劃是能達成的。 但是現在的真實結果是。 功虧一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