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即便原身后悔,辭掉的工作也回不來了,因為那家工廠去年倒閉了,她爸在其他工廠又沒人脈。 哪能把她給弄進去。 況且那時候,她大兒子宋浩洋才剛兩歲,正是離不開人的時候。 她婆婆還不樂意幫她帶孩子。 原身就算想工作,也沒有辦法工作,更不放心把孩子留在家里。 自己一個人去工作。 所以也只能放棄工作念頭。 繼續(xù)這么節(jié)衣縮食的過日子。 至于她婆婆為什么不愿意幫她帶孩子,那倒還真不是她婆婆跟原身關系差,或者在刻意刁難原身。 而是她婆婆就那樣子。 先前不是有說過原身公公婆婆比較懶嘛,其實相比較于原身的公公而言,她婆婆更懶,家里面的重體力活都是原身公公在干,這一點情有可原,理所當然,但是除此之外,洗衣做飯之類的,也都是原身公公在干,婆婆最多也就刷個碗。 閑下來寧愿跟人閑聊打麻將。 也不愿意做事。 這種婆婆怎么可能會愿意幫助原身帶孩子,她自己都懶得照顧自己,還得她丈夫照顧呢,也就是幸虧原身太公公和太婆婆,在她公公九歲那年就去世了,不然估計他們怎么著都不可能看得慣原身婆婆。 有時候原身看她那婆婆。 都覺得羨慕不已。 甚至還奇怪于公公在家那么勤勞,怎么他那兩個兒子,卻一個個跟得了懶癌晚期似的,醬油瓶倒了都不帶扶的,反倒小姑子很勤快。 真是讓人有些看不懂情況。 后來,原身還是在她丈夫家待的時間日久,知道了這邊的一些習俗,并且聽周圍一些老一輩人的閑聊,這才知道公公為啥那么勤快。 他們這邊嫁女兒,一般都不愿意讓女兒嫁給上面沒父母扶持,下面沒有兄弟和姐妹幫襯的人家,而原身公公的父母在他九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同時他還是個獨生子,沒有任何兄弟姐妹幫襯,全靠村里吃大鍋飯以及自己賺工分活了下來。 而這樣的家庭情況。 村里是沒人愿意給他說親的。 各方面條件都不行,原身公公也就只能靠自己殷勤點,想辦法自己給自己找了個媳婦,正好原身婆婆家條件還行,在家也的確不樂意干活啥的,彼此相處了一段時間。 原身婆婆還真覺得上面沒有公公婆婆壓著,丈夫干大多數(shù)活挺好的,所以特地回去跟家里父母鬧了好一段時間,還特地討了些嫁妝。 毅然決然的嫁了過來。 好在原身公公也不是什么薄情寡義之人,娶了媳婦后,性格依舊沒有什么變化,依舊還愿意那么伺候媳婦,并不為媳婦不干活生氣。 久而久之,可不就成了習慣。 他是沒辦法,只能這樣,才有可能討到媳婦,但他那兩個兒子又沒有這方面的擔憂,所以他自然不會管太多,只是隨他們兩個去了。 反倒閨女一直被他嚴格要求。 生怕閨女啥也不會。 嫁人之后遭人嫌棄。 畢竟這十里八村也不一定能找到,正好跟她閨女差不多同齡,同時還父母雙亡,沒有兄弟姐妹的。 當然了,這些與原身無關。 原身自從她第一個孩子出生之后,就再也沒能從家庭當中脫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