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也比過去要紅許多。 正常螃蟹蒸煮出來的顏色基本也就是橘色,而這一種,補鈣補過了,同時花青素也補的有點多的大閘蟹,蒸出來的顏色是橘紅偏紅。 也就比大紅色略遜一籌。 還有一種大閘蟹的顏色變成了天青色,就是雨過天青的那種天青色,乍看起來那是相當清新美好。 不過這種螃蟹只有兩只,喬木沒舍得蒸,還準備留著繁衍看看。 而第四種大閘蟹,它的主要變異方向也是顏色,不過它不是顏色變淺,是顏色變深,深的跟黑枸杞似的,這種變異螃蟹蒸完后的顏色也跟正常大閘蟹不一樣,不是變成橘黃或橘紅色,而是變成紫紅色。 就連肉和黃都變成了淺紫色。 至于第五種變化。 那是喬木覺得最值錢的變異。 模樣和顏色乍看起來跟正常的大閘蟹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在蒸熟了之后,它會變成金黃色,金燦燦的那種金黃色,雖然比黃金的那種金色肯定會差不少,但已經能算是在自然界中相當罕見的金黃色了。 這種拋棄了原有的橘色,往金色過度的變化,喬木也只知道跟自己喂的一些微量礦物原材料有關。 至于具體是什么原理。 她還真摸不準。 但反正沒有毒,吃不死人。 有了這些收獲后,喬木對培養變異大閘蟹就更有興趣了,不但將那五種大閘蟹加入了繁殖和養殖的范圍,還又開始了各種新的試驗。 開始讓大閘蟹與其他不同種類的螃蟹共同合成,還把公蟹和母蟹放到一起,想看看能合成出什么。 然后喬木就發現,大閘蟹跟所有海蟹都沒有辦法完成合成,或者說就算合成也只是合成出一個奇形怪狀的生物,同時還根本活不了。 而跟陸蟹合成的話,雖然合成出來的模樣依舊有些怪異,但好歹不會立刻死亡,不過那些螃蟹實在是不好拿出去賣,所以喬木很快就放棄了這方面的合成,轉而開始專心致志的搞公蟹和母蟹合成,這要是搞成功,螃蟹就能自我繁殖了。 到時候也是個噱頭不是!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