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后就回去了。 也不知回去會找什么借口,但反正她大伯和大伯母的想法是達成了,沒有了原身和她弟弟,自然也就沒有人再跟她大伯大伯母爭他們家的資產了,村子人就算有些閑言碎語之類的,那應該也不會有人為了兩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去府衙告狀啥的,大家最多私底下說說。 罵兩句他們兩個惡毒之類的。 再之后,原身和她弟弟一直在人牙子手里周轉了許久,一直周轉到了京城那邊,當時人牙子本來是想把原身和她弟弟賣到骯臟的地方去的,也就是青樓之類的地方去。 但恰巧皇宮正新收宮女太監。 太監倒還好,無所謂是哪邊來的,只要身家清白就行,對于本身是不是奴籍并沒要求,可宮女卻是要五官端正,身家清白的良家子。 有些人家是極不愿意讓自家女兒入宮的,畢竟這自古以來,又哪有幾個宮女真的能上位得到什么好處,他們只想女兒能嫁人過日子。 再加上選宮女又不是選嬪妃。 各方面執行的并不是很嚴格。 所以就有了投機取巧的法子。 就有了某些良家女子本來被選上,但是父母舍不得,特地去人牙之處買年齡相仿的女子奴婢冒充替代,過程再稍加打點一下,專門負責篩選宮女的太監或者老嬤嬤們。 這事也就成了。 畢竟只是去為奴為婢罷了,這種事過去大家經常這么干,也沒見誰出過事,所以那些太監嬤嬤還是很愿意收點錢,睜只眼閉只眼的。 原身雖然在大伯和大伯母手底下受了兩年的虐待,但是她過去的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所以底子也還不錯,因此,最終原身就被一家人看中,免了被賣入青樓的遭遇。 成了皇宮宮女的預備役。 也就是所謂的待選宮女。 這是皇宮收宮女,收太監的話就沒有那么多要求了,因為一般來講,并沒有多少人家愿意把自己的兒子送入皇宮當中當太監,所以他們收太監只能要么找些自愿的,然后審核下身世,要么就是直接買。 至于叛軍犯罪子弟之類的。 就算有人愿意他們也不敢用。 一般來講的話,其實有時候自愿的就足夠填充皇宮需要收的太監數量了,畢竟一年到頭難免會有些活不下去的人,想進宮求個活路。 但好巧不巧的是,那一年天下風調雨順,活不下去的人也沒有往年多,所以最終那些個管事,只能去本地人牙子那邊買了些小男孩。 原身那個弟弟相貌還不錯。 所以也被挑中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