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經過前段時間的親自驗證,喬木已經清晰的發覺,還是毛雞蛋和活珠子比較好賣,小雞仔并不好賣。 因為這時候他們這邊并沒有大型人工孵化場地,在母雞自我孵化的情況下,想要獲得毛雞蛋和活珠子是相當困難的,而且數量也很稀少,分散在不同的家庭當中很難收集,只能碰運氣,才能偶爾吃到。 甚至都難以成為商品流通。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了解,所以喬木才會說服村里的村民以賣毛雞蛋和活珠子為主,至于說將小雞仔完整孵化出來售賣,那只能稍微留一點點,算是一個搭頭往外賣。 而后的現實情況。 也的確如喬木所預料的那般。 活珠子和毛雞蛋在市場上相當的好賣,雖然不能說每天帶出去多少就能賣出去多少,但是一天賣百八十個還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且這只是在一個地方賣,小雞仔卻必須得走街串巷的叫賣,甚至于還得跑到不同的村子里面去繞著叫賣。 才能勉強賣掉大部分。 最關鍵的是,很多人家買過一次小雞仔之后,很有可能一兩年甚至兩三年都不會繼續買,而是選擇讓自己家養的母雞自己孵小雞仔。 但毛雞蛋和活珠子。 只要沒有吃膩就會繼續買。 消耗品與非消耗品之間售賣的數量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有了一定經驗和教訓,就是不少小雞仔砸在自己手里的村民,總算徹底的相信了喬木的話,開始專心致志的跟著喬木,主營活珠子,毛雞蛋買賣。 為了多賣點,甚至還在鎮子上和縣城里分別各開辟了一兩個售賣點,將每天的日銷量提升到了三四百左右,雖然利潤平分到村里每個人身上并不是很多,但好歹每天都有收益不是,每天都有收益的事。 還是能讓大家比較開心的。 一天一人賺半斤糧食利潤,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下來,那也趕上種一畝地的利潤了,更何況他們家里還養了不少雞鴨鵝,賣了也是錢。 因此即便秋收之后,他們村這次上繳了不少農稅,村里人的情緒也還算穩定,并不至于太多不滿。 而喬木這時候,卻是已經發覺活珠子和毛雞蛋的售賣進入了瓶頸期,甚至售賣的數量還有些疲軟。 一樣東西大家再喜歡吃,那終究也是有限的,吃多了就會膩,現在又不像幾十年后,可能還會有旅游的外來人員購買地方特色,現在的人員流動相當稀少,顧客就是那么些個固定的人,少了幾個人買。 那每天賣的數量就降了下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