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眾人離開了蘭苑后,來到了杏苑,但見枝頭紅杏鬧春意,花團(tuán)錦簇,落櫻繽紛,美不勝收。 把關(guān)杏苑的同樣是一名青樓女子,畢竟這個朝代,精通琴棋書畫,又可以拋頭露面的女子,就只有這批人了。這名青樓女子名叫邊筱君,二八芳華,生得嬌俏可人,乃杏春樓的后起之秀,擅長書法。這個邊筱君倒也直接,讓眾舉子每人寫一幅字,由都御史蕭淮和兵科給事中夏言評判優(yōu)劣,誰寫得最好便將杏花環(huán)獻(xiàn)給誰。 書法乃讀書人的基本功,在場眾舉子均是讀人中的精英,寒窗苦讀十?dāng)?shù)載,書法上的造詣自然都不會差,于是都信心十足地即席揮毫。 徐晉在書法上浸潤多年,筆力自是不弱,但要在大明朝一眾學(xué)霸中獨占鰲頭顯然還辦不到。經(jīng)過蕭淮和夏言的評判,最后湖北舉子楊維聰?shù)臅ǖ昧说谝唬咉憔τ匕研踊ōh(huán)戴到了楊維聰?shù)牟弊由希€極為大膽地給了后者一記胸抱。 七關(guān)已經(jīng)闖了三關(guān),衛(wèi)陽、徐晉、楊維聰分別獲得了一枚花杯,余下的六名舉子均感壓力,迫不及待地地來到了第四關(guān):桃苑。 眾人一進(jìn)桃苑,但見桃花開滿枝頭,粉紅色的花瓣在寒風(fēng)中飄零而下,掉入樹下的清溪之中,美得讓人心曠神怡。 桃苑內(nèi)建了一座精舍,眾人步進(jìn)精舍之中,不覺眼前一亮,徐晉亦禁不住露出欣賞之色。 此時的精舍之中竟有兩名女子,均穿著粉紅色的宮裝,梳著雙丫髻,兩張吹彈得破的甜美臉蛋竟然一模一樣,簡直就跟一個模子鑄出來一般。此刻,兩名女子均嫻靜地坐在案后,低著頭認(rèn)真地作畫,而她們本身就像從畫中走出來一般,讓人賞心悅目。 一眾舉子呼吸不由微緊,據(jù)說上一屆的賞春文會,魏國公便將一對孿生姐妹花贈給了文會的魁首,這一次會不會也是如此?一想到能把眼前這對甜美可人的孿生美女收進(jìn)私房中寵幸,眾舉子都不禁怦然心動。社會風(fēng)氣如此,無論是賺送美人者,或是接受賺送者均不覺得有何不妥,真名士風(fēng)流嘛! 魏國公笑吟吟地道:“此二女叫初春和初夏,乃本國公去年搜邏到的美人,調(diào)教了一年,在丹青上頗有幾分火候了。。” 這時那對孿生姐妹似乎已經(jīng)作完畫了,擱筆站起來朝眾人福了一福,端的是眉嬌目俏,再加上兩人一模一樣的臉蛋,相同的打扮和動作,極具視覺沖擊力。 侍立在旁邊的兩名婢女用扇子把兩幅畫上的墨跡扇干,然后便用夾子夾住掛起來。 眾人的目光都不由轉(zhuǎn)向掛著的兩幅畫,只見第一幅畫上畫著一方池塘,池塘四周綠柳如煙,一只夜鶯對著空中的明月鳴叫,所畫的顯然正是春夜之景。 再看第二幅畫,畫中同樣是一方池塘,不過卻是明朗了許多,塘邊綠柳成蔭,池塘中荷葉田田,蓮花綻放,水面微波涌起,所畫的顯然是夏天的景致。 兩女的畫作看著都很不錯,但在行家看來其實技法還顯稚嫩,距離登堂入室還很遠(yuǎn)。 “奴家和姐姐的畫技平平,讓大家見笑了,厚顏邀請在場諸位才子為這兩幅畫各配一首詩詞,咯咯,倘若合奴家和姐姐心意,愿將桃花環(huán)獻(xiàn)上。” 這對孿生姐妹中,初春是姐姐,而現(xiàn)在說話的顯然是妹妹初夏。兩女若站在那,很難分辨出來,不過一說話便有分別了,姐姐初春略顯靦腆愛害羞,妹妹初夏卻是活潑愛笑。一樣美麗的容貌,卻不同的氣質(zhì),讓人看著心癢癢的。 初夏剛說完,一眾舉子便興沖沖地準(zhǔn)備給兩幅畫配詩詞了,名叫詹泮的舉子甚至搶先拿起了毛筆,笑道:“諸位兄臺,近水樓臺先得月,這次在下先來。麻煩初春姑娘幫忙鋪就一張宣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