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九章地上佛國-《元始諸天》
第(1/3)頁
————
“大崇立國之初,有著佛門的強力支持,皇上能從八大柱國之一,一躍成為大崇天子,也是多虧佛門慈航靜齋、靜念禪宗兩大圣地之助。”
一間靜室之內,香爐中青煙裊裊,雍親王坐在茶案一旁,甄道學也坐在一側,眸子稍稍有些垂落,口中高談闊論。
“佛門勢大,是經成周而始,仙秦奠基,神漢始興,帝唐起勢,歷經四朝三千五百載綿延,便是世家門閥也遠不及,就連各朝各代最多只能制衡,而不得妥善的分而化之!”
這一位甄道學號稱臥龍鳳雛之才,自然有幾分真材實干的。只在寥寥幾句之間,就點到了當今朝野時局的要害所在,聽得雍親王也有些入了神,眉宇間不由多了幾分神采煥然。
“歷朝歷代都不得制衡,以至于佛門之勢愈強,有的明君賢臣雖想制約佛門,可是大多力不從心,更有幾代帝王天生強骨,欲行滅佛之事,但也大多晚景凄涼。”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幾代強硬帝王紛紛碰壁,其后的帝王就沒了那幾代的銳氣,更沒有那幾代帝王的天生強骨。”
“何況,三千五百載的沉淀底蘊,以至如今佛門興盛無比,竟號稱有五百阿羅漢,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教,當朝天子帝王也不敢輕慢。”
“佛門之盛,到了古往今來的極致,退一步就是萬丈深淵,進一步就是地上佛國。道學雖有妄語之嫌,但這卻是道學的心里話。”
所謂的阿羅漢,是佛門對道術‘神仙’與武學‘人仙’的稱謂,五百阿羅漢就是五百尊‘神仙’亦或‘人仙’,這等力量若真的存在,簡直比百萬大軍還要有威懾力度。
甄道學緩緩攤開手中折扇,袒露出上方的山水人物畫,不疾不徐的道:“這是前唐的痼疾,也是吾大崇現今的痼疾之所在。”
“畢竟,大崇本就是前唐所立,其根底都是前唐的老底子,便是堂中六部的官吏,也多是當初前唐的官吏,承襲了前唐的基本盤。”
“由此,前唐對佛門都無能為力,吾大崇雖開國八載,漸有鼎盛之象,但想要遏止佛門之勢,卻著實是千難萬難。”
“尾大不掉,三千五百載的根底,比歷朝國祚都要綿長,佛門之勢太盛了!!”雍親王對此有感而發,這也是許多有識之士的心聲。
當然,歷朝歷代的有識之士能看到佛門對江山社稷的害處,只是佛門的根底早已經蔓延到了方方面面,想要斬斷佛門的根本,必須要有壯士斷腕的決斷,乃至玉石俱焚的決心。
可是這一份大決心,并不是誰都敢,乃至誰都能下的了的!
“王爺,皇上他幼年之時長自佛宗門庭,由慈航靜齋的齋主精心培養,從小耳濡目染之下,可以說對佛宗的感觀非比尋常。”
“而這也是佛門之所以全力相助皇爺,而不擔心皇爺事后清算,剪除佛門羽翼的重要原因。皇爺本就是佛宗的部分,就是皇權與宗教間有所矛盾,也不會鬧的一發而不可收拾。”
甄道學侃侃而談,從大崇朝野講到朝外,再由朝外講到朝野,簡直就是口若懸河,雍親王在一側不住的頷首點頭。
“大崇的建立,可謂是佛門對江山更迭的一種嘗試,既然佛門中人不能為帝為皇,佛門就自己培養一位輪轉圣王。”
“當今皇上,大致就是在這般嘗試下既位的,前唐皇室雖然也有一些反制措施,可是在佛門大勢已成的當下,只得黯然出局。”
雍親王聽著甄道學一番深刻刨析,再一聯想到神都之上的那一頭氣運金龍,以及那一枚生生烙印在氣運金龍上的‘*’字佛印。
對這一盤棋看的愈發通透,大崇世界就是東岳帝君與寶光如來的棋盤,東岳帝君是主動入場,而寶光如來則是選擇成為背景板。
“不過,背景板有背景板的好處,在前期的優勢極大,而親自下場也有親自下場的妙處,至少吾能全盤的把握時局走向,有著自己的一份自主權。”
“不會像寶光如來一般,只能以先天佛心大致指引一下旁人,不能真正的干涉到大崇世界的運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原县|
兴文县|
腾冲县|
明光市|
黑水县|
永新县|
西华县|
浏阳市|
邻水|
文昌市|
阳谷县|
洛宁县|
纳雍县|
绥滨县|
屯留县|
阿拉善右旗|
巴中市|
桂东县|
开原市|
孝义市|
永清县|
大连市|
江北区|
台中县|
桃源县|
行唐县|
老河口市|
贺兰县|
于都县|
工布江达县|
孟津县|
建湖县|
扶沟县|
阿图什市|
阜康市|
大城县|
淅川县|
黎平县|
武强县|
太谷县|
漳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