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八章坐蓮臺者-《元始諸天》
第(1/3)頁
————
帝君坐下升起金蓮,七品金蓮佛光灼灼,一千二百瓣蓮花,在金蓮之下綻放,一聲聲悠長梵音,自帝君周匝盤桓。
“大愿地藏,幽冥教主!!”
帝君雙掌緩然合十,一道先天不滅靈光飛躍九天,一重朦朧清光垂落,包裹著七品金蓮,將其化作千葉青蓮臺。
這一千葉青蓮臺,就是東岳帝君一身道性寄托所化,將一樁佛門大寶七品金蓮,生生的演化為一件千葉青蓮臺。
“南無阿彌陀佛!”
大雷音寺三千諸佛口誦《地藏本愿經》,一朵朵優曇菠蘿花飛舞在靈山勝境,一尊尊諸佛菩薩雙手合十,對其致以佛禮。
“南無阿彌陀佛,吾發大愿,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身駐穢土,永劫不休!!”
帝君盤坐千葉蓮臺之上,披著金色袈裟,一手捧明珠,一手持錫杖,面露慈悲之色,身后浮現一枚斗大的純金‘*’字。
這一枚‘*’字金印,在祂的佛光寶輪上閃爍,純金色的佛光近乎于金焰,在帝君的七品金蓮上跳動不休,孕生悠遠禪意。
所謂以本心印證天心,正是與宇宙締結大因果、大功德,預支未來諸世功德、因果,方為佛門無上大宏愿之道。
“南無,大愿地藏王菩薩!!”
冥冥之中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無窮眾生,上達二十四諸天天人眾,下至一十八重地獄惡鬼修羅,都在頂禮膜拜。
“南無,大愿地藏王菩薩!!”
佛門宏愿神妙不可思議,本就是本心印證天心所發,所發之愿越強,所得功德越大,待到完成大愿之后,更有無窮好處。
大往昔之時的某段歲月,佛門阿彌陀佛曾發四十八宏愿,以四十八宏愿的無量功德,成就佛門世尊金身正果。
然而,成也大宏愿,失也大宏愿,阿彌陀佛雖以四十八愿成佛,可是在四十八愿尚未圓滿之前,終究無望無上正等正覺。
但是,誰也不能忽視佛門宏愿玄妙之處,以未來之無盡變數,換取現在之無量功德,一得一失之間豈是一言所能概括。
一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縱然是將東岳帝君‘混元無極’之路堵死,可是東岳帝君卻借此無量功德,一步可入‘萬劫不磨’。
隆!隆!隆!
就在東岳帝君借佛門法門,發不可思議大宏愿之時,高懸太虛宇宙之上的命運之河,忽然生出一陣陣驚雷霹靂。
這一陣陣驚雷霹靂,引得一尊尊大羅金仙、外道教主,天尊古佛的目光注視,命運長河生此大變,誰也不能熟視無睹。
這一道命運長河,作為最接近太虛宇宙本源之地,當中一絲一毫的動靜,在整個太虛宇宙之中就是一場大動蕩。
命運長河橫貫太虛宇宙億萬萬世界,宇宙虛空一切后天生命,都在命運長河之內起起伏伏,演繹著各自的悲歡離合。
一旦生出了動蕩,就是億萬萬眾生的命運被改寫,這般大的因果干系,誰敢輕易的無視,誰又能在一旁置身事外。
哪怕眾位先天大神通者超然物外,早已不在命數、天數之內,獲得了永恒大自在、大逍遙之身,也需要這一方宇宙作為棲身之地。
不待眾位先天大神通燭照大千,遍查周天事物,就見命運長河西方之上,一道道梵音禪唱升騰而起,一尊大菩薩身影若隱若現。
地藏王金身法相顯化命運長河之上,兩大本愿功德浮現,一為地獄未空不成佛,二為求諸所愿皆滿足,負頂圓光不可思議。
菩薩降大悲誓愿力,示現大梵王身、帝釋身、聲聞身、閻羅王身、獅象虎狼牛馬身,乃至羅剎身、地獄身等無量法身教化眾生,愍念五濁惡世受苦眾生,應眾生所求而消災增福,以成熟眾生善根。
彰顯功德廣大之不可思議,佛光佛性籠罩諸天世界,佛國佛宮輝煌燦爛,讓眾位外道教主、大羅天尊駐足許久。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确山县|
万州区|
日土县|
浮山县|
铜山县|
万载县|
普兰店市|
确山县|
东明县|
巨野县|
沾化县|
邓州市|
合江县|
韶关市|
横峰县|
沈丘县|
公主岭市|
南丰县|
泰兴市|
兴和县|
唐海县|
罗甸县|
玉树县|
宾川县|
合山市|
庆安县|
新竹县|
安宁市|
磐安县|
平乡县|
子长县|
磐石市|
绍兴市|
那坡县|
东光县|
连江县|
晋中市|
泰州市|
文成县|
石狮市|
六盘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