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弄點錢花-《大宋第一狀元郎》
第(1/3)頁
河北遍地都是種植百余年的參天大樹,本來是大宋抵御契丹騎兵的政策,歷代帝王都下旨護林。
這些巨木阻斷了河北道路,讓當地窮困閉塞,生生把還算繁華的河北,逼成了窮鄉僻壤。
但是如今,這里卻成了好地方,何止千畝的巨木林,成了密州船塢的現成材料。
從河北到密州的官道上,都是運輸隊,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治河總督張安,看著前面的一個運輸隊,擼起袖子道:“實在不行,我們上報朝廷,挖一條運輸木材的河道出來。讓河北的巨木,漂流而下,沿途只需派人看管就是了。”
他身后的治河司官吏,全都面面相覷,不敢說話。
這個總督可真是能給自己攬事啊,為了家鄉河北諸路的發展,他是豁出去了。
自己這些人,取直運河的大計還沒有完成,再分人去挖什么狗屁運木河,豈不是吃飽了撐的。
張安一回頭,看到手下的表情,馬上了然于心。
他撓著頭呵呵一笑,道:“我就是開個玩笑,看你們,還當真了。”
眾人這才喘了一口氣,撫著胸口,輕松不少。
張安低著頭,背著手回到自己的臨時搭建的帳篷內,拿起筆來對著桌案沉思片刻,提筆寫道:
宣和二年九月二十日,治河司總督張安狀奏。臣聞天下興廢成毀,在河渠之利。唯圣人在上,賢相宰執,則興利除害,易成而難廢。
今臣見河北巨木輸于密州,耗費錢糧無數,沿途折損甚重,官吏疲于應答,須索假借,行市為之憂恐。不惟公私勞費,深可痛惜。
愿彤廷開恩,許臣鑿河渠以運木,更兼疏黃河之下游,而弭河北之水患也。乞三省密院相度裁定,謹錄奏聞,伏候敕旨。
寫完之后,張安左右看了看,確定沒有人在,這才做賊似的裝了起來,吩咐外面的親信,送到驛站。
“這群短視小官,如何能看到挖河的好處,世間唯有楊少宰,是我張安的伯樂和知音。這運木河,我是挖定了。”
---
昭德坊,楊霖已經三天沒去明堂了,也沒有參與早朝。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鸡市|
宁城县|
石城县|
酉阳|
峡江县|
昌乐县|
四会市|
剑川县|
台东市|
道真|
光山县|
六安市|
赤峰市|
奉节县|
博罗县|
神池县|
汶川县|
临猗县|
德州市|
隆昌县|
六安市|
邻水|
察哈|
遂川县|
邵阳县|
永靖县|
许昌市|
左权县|
克山县|
雅江县|
襄汾县|
洪泽县|
石首市|
汕头市|
石屏县|
宝山区|
米脂县|
青龙|
东港市|
交口县|
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