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64章 百尺竿頭-《末日冰原之大道唯一》


    第(1/3)頁

    這幾百年的探索和變化,正帶動著像華楓一樣的新一代年輕人向著未來堅定不移的前進著。

    1750年—英國天文學家賴特(wright        thomas)認為銀河系是扁平的。

    1755年—德國哲學家康德提出了恒星和銀河之間可能會組成一個巨大的天體系統;隨后的德國數學家郎伯特(lambert        johann        heinrich)也提出了類似的假設。

    1785年—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耳用“數星星”的方法繪制了一張銀河圖,在赫歇耳的銀河圖里,銀河系是偏平的,被群星環繞,其長度為7000光年,寬1400光年。我們的太陽處在銀河系的中心,這是人類建立的第一個銀河系模型,它雖然很不完善,但使人類的視野從太陽系擴展到銀河系廣袤的恒星世界中。

    1845年—羅斯勛爵發現第一個漩渦星系m51。

    1852年—美國天文學家史帝芬.亞歷山大聲稱銀河系是一個旋渦星系,卻拿不出證據加以證明。

    1869年—英國天文學作家理查.普洛托克提出相同的見解,但一樣無法證實。

    1900年—荷蘭天文學作家科內利斯.伊斯頓公布銀河系漩渦結構圖,然而旋臂及銀心都畫錯了。

    1904年,恒星光譜中電離鈣譜線的發現,揭示出星際物質的存在。隨后的分光和偏振研究,證認出星云中的氣體和塵埃成分。

    1905年,赫茨普龍發現恒星有巨星和矮星之分。

    1906年,卡普坦為了重新研究恒星世界的結構,提出了“選擇星區”計劃,后        人稱為“卡普坦選區”。他于1922年得出與f.w.赫歇耳的類似的模型,也是一個扁平系統,太陽居中,中心的恒星密集,邊緣稀疏。在假設沒有明顯星際消光的前提下,于1918年建立了銀河系透鏡形模型,太陽不在中心。

    到二十年代,沙普利模型已得到天文界公認。由于未計入星際消光效應,沙普利把銀河系估計過大。到1930年,特朗普勒證實星際物質存在后,這一偏差才得到糾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峡江县| 泾源县| 九江县| 曲麻莱县| 顺昌县| 永城市| 天峨县| 马关县| 兴义市| 大邑县| 万山特区| 洛扎县| 岗巴县| 巨野县| 湖北省| 宣城市| 昌平区| 临沭县| 禄丰县| 通城县| 信丰县| 崇礼县| 松潘县| 广德县| 巴南区| 高淳县| 昆明市| 托里县| 东莞市| 札达县| 清徐县| 衡东县| 海原县| 弥勒县| 北辰区| 淳安县| 江西省| 寿光市| 桑植县| 醴陵市| 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