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柯尹伯帶-《末日冰原之大道唯一》
第(2/3)頁
接下來的小行星探測計劃是歐洲空間局的羅塞塔號(已于2004年發射升空),預計在2008年和2010年分探測2867 ?tei
s和21 魯特西亞。
2007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射了黎明號太空船。
2017年4月19日,一顆小行星將以“很近距離”與地球“擦身而過”,這顆編號為2014JO25的小行星直徑約600米,2014年5月被科學家們發現。2017年4月19號,它將從太陽方向接近地球,以4.6倍的地月距離掠過地球。人們可在一或兩個晚上借助小型光學望遠鏡觀測到這位“天外來客”。
這也是這顆小行星400年來最接近地球的一次,下一次要等到500年后。這是自2004年,也就是13年前,直徑約5公里的圖塔蒂斯小行星以4倍地月距離飛掠地球以來最接近的一次。下一次出現類似的事件要等到2027年,屆時直徑約800米的1999AN10小行星將以一個地月距離飛過地球。
美國航空航天局發言人表示,截至2017年12月24日,人類已經發現地球周圍有17495個近地天體,其中小行星為17389個。
美國航空航天局在推進冰箱大小、能阻止小行星與地球相撞的宇宙飛船的研發,并計劃在2024年利用一顆對地球沒有威脅的小行星進行測試。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演示讓小行星改變軌道技術的任務。“雙小行星變軌測試”將利用所謂的動能撞擊技術——撞擊小行星使之改變軌道。
2018年5月,歐洲南方天文臺宣布,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利用其設在智利的甚大望遠鏡在海王星外發現了一顆富含碳的小行星,距離地球約40億公里。這是天文學家首次在太陽系邊緣區域發現這類天體,有望為研究太陽系形成早期提供依據。
很多人認為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后的物質殘余。
有一種推測認為,它們可能是一顆神秘行星的殘骸,這顆行星在遠古時代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宇宙碰撞而被摧毀。但從這些小行星的特征來看,它們并不像是曾經集結在一起。如果將所有的小行星加在一起組成一個單一的天體,那它的直徑只有不到 1500 公里——比月球的半徑還小。
一開始天文學家以為小行星是一顆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行星破裂而成的,但小行星帶內的所有小行星的全部質量比月球的質量還要小。天文學家認為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過程中沒有形成行星的殘留物質。木星在太陽系形成時的質量增長最快,它防止在小行星帶地區另一顆行星的形成。
小行星帶地區的小行星的軌道受到木星的干擾,它們不斷碰撞和破碎。其它的物質被逐出它們的軌道與其它行星相撞。大的小行星在形成后由于鋁的放射性同位素26Al(和可能鐵的放射性同位素60Fe)的衰變而變熱。
重的元素如鎳和鐵在這種情況下向小行星的內部下沉,輕的元素如硅則上浮。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小行星內部物質的分離。在此后的碰撞和破裂后所產生的新的小行星的構成因此也不同。有些這些碎片后來落到地球上成為隕石。
小行星是太陽系內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詳見小行星列表,而最大型的小行星開始重新分類,被定義為矮行星。
直徑超過 240 公里的小行星約有 16 個。它們都位于地球軌道外側到土星的軌道內側的太空中。而絕大多數的小行星都集中在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其中一些小行星的運行軌道與地球軌道相交,曾有某些小行星與地球發生過碰撞。
按軌道根數作統計分析,軌道傾角在約5 度和偏心率約0.17處的小行星數目最多。柯克伍德縫是按小行星平均日心距離統計得到的最著名的分布特征。小行星數N 與平均沖日星等m 之間有統計關系logN=0.39m-3.3,小行星直徑d 同絕對星等g 之間滿足統計公式logd(公里)=3.7-0.2g。小行星數隨直徑的分布在直徑約30公里附近出現間斷。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县|
鄢陵县|
宁城县|
渝中区|
临湘市|
绥棱县|
云阳县|
昌都县|
昌都县|
江都市|
辽阳县|
南溪县|
颍上县|
屏东市|
绥宁县|
包头市|
五原县|
凌源市|
岢岚县|
芜湖市|
奉化市|
沈阳市|
金湖县|
三门峡市|
青海省|
政和县|
上高县|
修水县|
定西市|
定安县|
汪清县|
关岭|
望都县|
禄丰县|
全州县|
大足县|
嘉荫县|
盐池县|
南漳县|
邯郸市|
璧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