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戒空身為戒律堂首座,其實手上的事并不多,很多事情都是弟子去處理,他很少管事。 每天不是在念經,就是在念經的路上。 修行到了他這種境界,很多東西都已經放下了,所求的不過是超脫。 但正因為如此,戒空心里還有這一念頭放不下,也成了困擾他的一個心障。 如果哪天放下了,或許真能獲得成就。 此時他正在小禪院做早課,忽然有弟子跑了過來。 “戒空首座,戒空首座,方丈召集你去天王殿,說是有要事相商。” 戒空睜開眼睛,直接起身開門:“走吧。” 一路上還有不少在寺里有地位的僧人,也急匆匆的往那邊,戒空有些不好的預感,加快腳步跟上。 到了天王殿,方丈神情肅穆的坐在蒲團上,周圍站著另外幾堂的首座。 他還看見一些已經不問世事的老和尚,也被叫了出來。 那弟子送到天王殿外,便沒有在進去,而是和其他人一樣,守在外面。 戒空的到來,讓方丈睜開眼,他環視一周,見人到的差不多了,便道:“今天召集諸位過來,是因為在俗家弟子中,有人做了一件事。” 僧眾面面相覷,達摩堂首座問道:“是哪位弟子?” 戒空心里不好的預感越發強烈了,難不成是真性在外面做了什么? 方丈頷首回答道:“此人正是戒空師弟親自帶上山的弟子,真性。他在四方縣大開殺戒,滅了一個幫派。同時惹怒了京都那些大人物,其中更有如今司禮監的掌印大太監。” 此話一出,在場眾人紛紛變色,用一種奇怪的目光看向神情平靜的戒空。 “敢問方丈,真性為何殺人?”他雙手合十,念了一聲佛號后問道。 方丈輕聲嘆道:“那鹽幫作惡多端,暴虐無比,做的是強搶,買賣女子的勾當,弄得許多人家破人亡。” 說完他頓了頓,皺眉繼續道:“這里面的起因,是太上宗的行走弟子的弟弟,在鹽幫買了一個民婦,真性遇到民婦唯一的女兒,所以才決定插手這件事。” “罪魁禍首死了嗎?”戒空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