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邊境少年 第七十章 羅浮村的往事-《他有一劍》


    第(1/3)頁

    小道觀中,老道人看到他們,很是驚訝。

    “你們怎么又回來了?”

    老道人嘆了一口氣:“你們能活下來,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我去給你們泡杯熱茶,緩解一下?!?

    余真意連忙道謝,他跟彩云對視一眼,都感覺無比慶幸。

    老道人給兩人,一人倒了一杯熱茶。剛才的驚魂不定,讓余真意不知道出了多少冷汗,現在喝上一杯熱茶,他感覺舒坦無比。

    老道人則是在一旁,默默的擦拭著破舊道觀里供奉的神像。武當上主要供奉的是真武大帝,余真意得了真武劍,走上前來看看。

    看到余真意走過來,老道人笑著問:“年輕人,可知道真武大帝的事跡?”

    余真意搖搖頭,在鎮魔城那邊,還真的不怎么信仰真武大帝。

    老道人笑著給余真意說起了真武大帝的趣事,看來他的確曾在武當山修行。

    真武大帝,道經中稱他為“真武靈應佑圣帝君”,簡稱真武帝君,民間又稱為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祖師。有關真武大帝的由來,典籍記載非常多,經中記載真武為元始化身、太極別體。

    真武大帝生而神靈。七歲時,已能日夜誦讀經文,三年后,古籍典冊記憶在心,天文地理無所不通。    十五歲時,勤務修行,不愿只當一國之君,造福一國之民,并愿要救護天下蒼生,因而放棄王位,進入山洞修煉元真。這感動了玉清圣祖紫氣元君,親授無極上道,做為玄帝修行的根基。

    紫氣元君復指示玄帝東渡,尋訪起自乾兌方位的山峰地理,入山修行。唯有這樣,才能歸根復位,上為三境輔臣、下作十方大圣。玄帝于是領命拜別父母,輾轉來到太和山紫霄峰,在此隱居修行。大帝在山中修煉,歲月如梭經過四十年。

    年邁父親思念大帝,派了五百壯兵前來太和山探尋玄帝,因為山領險要,又遇澗水高漲,寸步難行,雖欲強行橫渡,皆無功而返。一直到第九次,才上山見著玄帝,啟傳王命,希望真武大帝能回國繼承王位。

    話說真武大帝此時專心修道,無意還朝,而這前來尋找他的五百壯兵更是受其功德感召,心悅誠服,一齊頓悟,決心追隨大帝左右學道,隱于山中。

    玄帝功成果滿升真之后,眾人皆證仙道,就是今天所說的武當山五百靈官。真武大帝在太和山潛心修道四十二年后,是足五十七歲,終于默會萬真,體得上道,

    其飛升所在地為太和山,即今武當山。

    民間常常稱呼真武大帝為“報恩祖師”,這里所報的恩,就是父母之恩,從玄帝廟的建筑規制上來看,同樣也體現這一孝道思想。

    說完了這些,老道人看著余真意,笑道:“年輕人,你背后的這把劍,可不簡單啊。”

    余真意微笑一下,這位老道人來自武當山,怎么可能不認識真武劍?之前只是一直沒說出來而已。他猶豫了一下,說道:“這把劍,是一位老人留給我的?!?

    聽到這句話,老道人來了興趣:“是不是武當山上哪位真人?”

    余真意搖搖頭:“就是一個老頭子罷了?!?

    在他心中,真是一個老頭子??墒亲罱诉@么多事情,他也難免會猜想,    當初撫養自己的老頭子,到底是何方神圣?想來想去,這件事情也想不通,估計也到武當山才能知道了。

    老道人笑道:“有緣就是有緣,既然公子拿了這把劍,以后可要去武當山逛一逛?!?

    說完,老道人接著擦拭起了眼前的真武大帝神像。這神像嶄新無比,看來老人十分愛護,應該是每日擦拭。余真意看到在神像前,沒有貢品。

    估計是老道人太窮了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晋县| 大埔区| 青河县| 陈巴尔虎旗| 阆中市| 浠水县| 建宁县| 乳源| 阿坝| 寿光市| 浠水县| 广水市| 澄迈县| 平舆县| 开原市| 织金县| 和龙市| 石门县| 岱山县| 宁陵县| 元江| 盐亭县| 达孜县| 宣恩县| 任丘市| 八宿县| 安泽县| 响水县| 庆阳市| 专栏| 阿图什市| 通州区| 尚义县| 阳高县| 武乡县| 民乐县| 渝中区| 平乐县| 托克逊县| 阜城县| 安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