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七十六章 曼尼的莊園-《極品大玩家》


    第(3/3)頁

    話說外國人喜歡在自家門口種植草坪這個習慣,最早源自于歐洲,那時候的幾乎家家戶戶門口都是一片草地,只有有身份的人才會把那些草地打理的井井有條。

    隨著社會發展,這種種植草坪的事情,變成了外國人,尤其是白人家家戶戶的必備課。只要門口有空地,一般都會種植上草坪。

    不過別小看這草坪,那可真是個燒錢的事情,很多人剛到星條國時,看到家家戶戶割的整整齊齊的綠油油的草坪,非常感嘆這才是高品質發達國家的生活。但是當他們也擁有大草坪的時候,才明白這草坪壓根就是壓在星條國人民頭上的一座大山!不是有錢人還真不一定種的起!那種的不是草坪,而是錢!

    就拿澆水來說,每周三次,每次二十五分鐘,碰到特別熱的時候要隔天一次,不然草就發蔫長蟲子,一個六千平方英尺的草坪,一個月起碼要花費八十美金的水費來澆水!而像曼尼家這樣的莊園,一個月水費起碼八百美金。這還是保守估計------越大的地方澆水越多。

    這樣的事情肯定不能自己來做吧?光澆水還好說,還要施肥和殺蟲,這都需要專人處理,園丁的薪水一個月三千美金,還要沒事做做草坪防蟲、土壤養肥,每年又是兩萬美金。還有肥料、殺蟲劑、除草劑、園丁工具等等,最煩的還是割草,特別到了夏天,一周兩次,就算用最先進的機械割草機,曼尼家的草坪也至少需要三天,還有機油汽油的消耗,像曼尼家這么大的地方,一年什么事情不做,十萬美金就這么扔進去了!

    而且這星條國的草坪特別嬌貴,少澆一次水,少施一次肥,馬上就給你臉色看,直接一副快要不行的樣子。

    這也是有意的,星條國的公司只生產這樣嬌氣的種子,化肥、殺蟲劑、除草劑都是專門為這些種子而設計的,目的自然是為了榨取最大的利潤。曾經有一個搞農業的華人教授,拿了星條國政府的資助,培養出一種耐旱抗蟲的新品種草坪。這是好事吧?但是根本沒有廠家接受!最后只好束之高閣。

    那你說如果有人自己聯系這種新品種草坪種植行不行?那也不行!因為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的種植標準,只允許你種植他們規定草種的草坪,美其名曰:保護生態平衡。但是其實呢?誰知道那些種子公司給這些社區提供了什么經濟條件才達成這樣的條件的。

    而且就算種植上也麻煩,一切打理工作只能靠自己,那些打理草坪的公司是不會給新品種草坪服務的。也就因為這些原因,星條國明明有更好的草種,但是卻只能民眾卻只能種這種有‘公主病’的草種。

    當然,真要說起來,還是華人有智慧。華人一般來說,剛到星條國的時候也會裝模作樣的種植草坪,時間長了發現很不劃算。正好星條國蔬菜又貴,正好,拿著門口開墾后種菜種水果。

    現在華夏人的這個能力,在星條國人眼里,簡直成了華夏的‘種族天賦’。

    其實說起來也很奇怪,華夏人種菜的辦法很簡單,春天刨地撒上種子,不到幾個月蔬菜就可以上桌,達到自給自足。但是外國人卻都沒有這種天賦,就算他們刨地播種了,最后種出來的也可能是野草。在星條國社區里面走著,看著誰家門口種著什么葡萄黃瓜韭菜蘿卜之類的,毫無疑問,那肯定是華夏人。

    當然,外國人對種菜也不感興趣,他們不像華夏人那樣講究實用,他們會花大力氣在自家院子里種花種草,對他們來說,好看比好吃重要。

    說到底這就是一種自然循環,華夏人重視糧作物,帶動人口增加,然后繼續開墾土地,人口也隨之龐大。

    而西方人口數量少,對于糧食的需求也會相對減少,這就導致了他們不熱衷于土地的利用,認識不到人口和土地的關系。

    反正華夏人的血液中就流淌著種菜的基因,走到哪種到哪;走到哪也能把菜種活!現在就有很多華夏人,跑到非洲去教那邊的人民去搞種植!

    現在肯尼亞等非洲國家,幾乎都是華人在那邊搞種植,雇傭當地人民種植玉米、茶園等等等等,幫助當地人民解決了溫飽問題和就業問題,還能賺到海量的鈔票。

    而這一切都歸功于華夏人的種菜基因。

    呃,準確的說,華夏人的這種能力,也讓華夏人遠離了不少疾病。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涧| 改则县| 泗水县| 新邵县| 贡嘎县| 顺昌县| 七台河市| 彭泽县| 马尔康县| 太仆寺旗| 封开县| 新乐市| 息烽县| 张家川| 积石山| 施甸县| 嘉峪关市| 肃南| 泽普县| 宁德市| 永康市| 永和县| 秀山| 海城市| 星子县| 安达市| 麻阳| 大城县| 融水| 天镇县| 万宁市| 宜章县| 宜春市| 眉山市| 安溪县| 普兰县| 普兰店市| 南充市| 隆林| 高雄市|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