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寫好了告示,便用漿糊貼到村子會議室的墻上,還拍了一張照片發(fā)到白石村的村民微信群里。 然后......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他帶著小乾帶著大山,跟五個鍋蓋頭又去了花生地里拔花生。 在他們努力干活的時候,村民們卻對陳陽收購花生一事議論紛紛。 首先是村民群里的年輕人對陳陽要收購花生一事感到不可思議,一個個全是問號臉表情刷了一遍屏,然后才提出心中的疑問。 陳陽要收購新鮮花生?真的假的? 握草,陳陽這是要干嘛?收購花生干什么? 這是寫著玩的,還是真的? 他收購花生干什么? 這是鬧著玩的? 他不是要照顧小孩嗎?收花生干什么? 這些問題都問得很委婉。 其實大家都想問,陳陽不是剛跑了老婆嗎?他怎么還有心思收購花生? 而且,陳陽家的經(jīng)濟情況大家都十分了解,他們并不覺得陳陽有什么本事。 畢竟都二十八歲的人了,如果真有什么本事的話,早該發(fā)家致富了,又怎么會等到現(xiàn)在? 這些話大家不好在群里問,所以只能憋在心里暗暗猜測。 可村里的老人們就沒這么多顧忌了。 一群人吃飽了閑著沒事干,在村子里悠哉悠哉的散步,走到會議室門口,看到一張鮮紅的大紅紙貼在墻上,就圍了上去。 可是,村里的大部分老人都是睜眼瞎,大字不識一個,愣是圍著紅紙琢磨了老半天也沒能琢磨出上面到底寫了什么。 直到村長路過的時候,一群人才喊了村長盧文興過來看看。 盧文興雖然也沒什么文憑,但好歹上過初中,墻上這幾個大字,只看一眼就知道什么內容了。 他指著墻上陳陽的名字說道:這是陳陽寫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