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冷兵器時代,一座有著高大又厚實城墻的城池,同時進攻和守方的將士素質相當的情況下,進攻方是很難通過強攻的方式攻克該城池的,非要進攻的話,至少得準備多倍甚至十倍兵力。 即便如此,大多時候進攻方哪怕死傷慘重了也無法攻克。 因此大多時候,進攻方更傾向于圍城的方式,圍個一年半載坐等城內的守軍自己崩潰。 等到了滑膛槍炮時代,城墻的作用依舊非常的明顯,尤其是棱堡體系出現后,一座堅固的棱堡要塞依舊難以攻克,哪怕進攻方擁有絕度優勢的兵力以及火炮也是如此。 所以棱堡體系出現以后,而滑膛槍炮的依舊處于實心炮彈作戰的時代里,進攻方是不會傻乎乎的去攻打敵軍的棱堡要塞的,而是會留下一定的兵力包圍或牽制要塞內的守軍,主力繞行深入敵國腹地。 這一時期開始,部隊的作戰方式已經是從傳統的攻城戰,變成了機動作戰,部隊裝備的火炮以野戰火炮為主,這在恒奧戰爭時期體現的相當明顯。 不過隨著榴彈的出現,火炮也是越來越巨大,巨型榴彈炮的威力越來越大,火炮自身重量越來越大,同時以往堅固的堡壘在這些重炮面前已經是沒有了以往的強大防御力。 因此最近幾十年里,戰爭的模式就是演變為攻城和野戰并重。 程凌峰時代的羅安軍就是強攻過重廣城這座要塞,而且還打下來了,這并不是建立在兵力的絕對優勢上,而是建立在絕對的重炮火力優勢上。 現在,林子然打定江要塞也是如此,甚至林子然麾下的羅安軍火力還更加的強大,不僅僅有著數量眾多,口徑龐大的前裝重炮,更有試驗炮兵營里的后裝火炮。 其火炮部隊的戰斗力,已經是超過了當年程凌峰時代的炮兵部隊了。, 畢竟程凌峰時代里,其炮兵部隊裝備的還是傳統的九斤野戰炮,實心彈射程還局限在一千米之內,發射榴彈甚至只有八九百米的有效射程,采用的榴彈還是木制引信。 而這幾年,南海機器局掀起了新型野戰炮之風,各藩鎮開始大規模裝備新型的一百二十毫米口徑,實心炮彈有效射程可以達一千五百米以上,榴彈射程也能夠達到一千二百米。 同時推出來看的圓盤金屬引信、栗色發射藥等一系列新技術更是讓青銅滑膛炮發展到了幾乎現有技術的極限。 僅僅是滑膛炮就已經變化這么大了,更別說林子然還搞出來了后裝火炮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