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自己師兄的實力,韓成風再清楚不過,之前在烏盟城一人對敵兩名宗師,又是急于救人的情況下,無渡劍才出最強一招——千帆盡沒。 千帆盡沒,顧名思義就是此劍一出,如鐵鎖大江狂風戲海,任你有千萬帆船,一艘也別想過去,防守和攻擊都十分霸道的劍招,是無渡劍法最高境界,輕易不會使用。 因為一般人在師兄面前,根本沒有讓師兄出這一招的資格,哪怕就是那突然冒出來,身懷神功振地拳的那人,也不夠分量,那么,就是有很棘手的敵人。 在東昭國,若是有頭有臉的江湖人,哪個不認得蒼云七劍,但是最近出現的人,都有些不同尋常,出現得有些突兀,而且也完全不講道理。 韓成風領著莫凌空和小冬一起奔向三里開外的戰場,就看到之前出現過的廖偉和一位長相很古怪的僧人在圍攻無渡,那僧人的打扮,看起來是西番國布達寺的裝扮,頭有高頂狹長僧帽,身著黃色僧衣,紅色無紋袈裟斜披左肩,手中持一法器,正以威猛無上攻勢,夾擊無渡。 韓成風先注意到那法器,是布達寺非常有名的金剛降魔杵,只見其一端為金剛杵的樣子,另一端為三棱帶尖之狀,中段有三個佛像頭為柄,一作笑狀一作怒狀一作罵狀。傳說西番密宗以此法器為修降伏法所使用,用以降伏魔怨,具有威猛法力,是極佳的避邪之物。 只是這降魔用到名門大派頂級宗師身上,顯得有點不合時宜。但那僧人似乎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妥,金剛降魔杵散發著金光,真氣澎湃的他僧袍鼓蕩,一柄巨大的降魔杵在空中浮現,猶如一座金塔,鎮壓下來,似乎要將無渡打回原形,收歸修羅地獄。 柄上三面佛頭顯得非常生動,隨著降魔杵轉動,笑怒罵交替散發佛光,似乎要擊穿時間一切虛妄,讓人觸目驚心。 無渡沖天一劍,正是為了迎擊這無上威猛的一擊,墨色劍氣在金光對照下,不得不說真像是無渡入魔了。 而廖偉顯得有恃無恐,振地拳不時爆發出強大的威力,偷襲無渡而來。 韓成風大怒,追風劍出,如風卷殘云,瞬間將真氣紊亂的戰斗圈子攪得更加混亂,跟隨過來的金江劍俠高華平驚得目瞪口呆,四位宗師的戰斗,生平僅見啊,他心潮澎湃的在一旁觀戰,大飽眼福,看他那興奮的勁兒,似乎比自己親自戰斗更加激動。 莫凌空和小冬躲得遠遠的,生怕自己成了被殃及的池魚。但是眼睛卻一點不曾離開戰場,師父說:“觀外事,證己心,先尋源,后通渠,先悟道,后有形,再修法,方可通達萬般,不拘泥于一招一式,臨陣對敵,觀而后動,往往能制人于先。劍心通達,方可巧奪自然造化,得無上大道!” 莫凌空不懂這些,但是他記住了一點,那就是要善于觀察,見多識廣總是沒錯的。 他見過宗師之戰,曾有意模仿那招式,可惜毫無頭緒,虧得好他是武學白丁,否則以內力導引劍招,必會真氣紊亂而修為全損,以至于走火入魔。 當代宗師,都是站在頂端的人物,哪一個名聲響亮的人,不是以獨特功法參合自然感悟,獨成一家。哪怕是蒼云七劍同出一脈,修煉的功法都各有界限,但最后達到的效果都差不太多,大概這就是大道三千殊途同歸的原理吧。 蒼云無上心法蒼云訣,那是導引這七劍大道的活泉,由是蒼云七劍可成劍陣,劍道互補之下,威力無窮,就算是傳說中的四大地仙,也沒把握敢正面硬扛。 雖然韓成風不入宗師境界,但是他的心法劍道,純粹無暇,渾然天成,又豈是以境界可以概論。 韓成風加入戰團,以風輔浪,相得益彰,威力超乎對面兩人的想象,兩柄劍斬破虛空,擊中從天而降帶著金剛神威的降魔杵以及迎面橫沖直撞過來的振地拳,幾聲巨響,空氣炸裂,刺眼的光芒四射而出,讓人眼前一片朦朧。 莫凌空眼睛瞇成一條縫,但是卻把結果看得清楚,這似乎是他的強項,這一雙眼睛跟大腦一樣好使。 他看到師父和師伯退了三步,而對面用拳的人退了六步,那西番僧人同樣退了三步。 場中無故生起風聲,看他們個個衣袍鼓蕩,顯然其中有貓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