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素云仍然一襲青衣,在映雪湖住了一個月的她,已經十分熟悉周圍環境。 閑來無事,總是要到湖邊走走,已經環湖走了幾圈了,除了偶爾觀看山上的云,就盯著映雪湖碧波蕩漾的湖水發呆。 也曾遠遠的看著那上山的天梯,每天能發現那上山下山的人,她心里好多次生出沖動,以他現在的本事,應該會被自己偷襲成功的吧! 只是每次想要邁出那一步,下一刻又心慌意亂的止住腳步,心中郁悶之極。 為了平復這樣的心思,觀湖成了她最好的方法,沒想到取得很不錯的效果。 在聽說無渡劍宗曾在湖心悟道,她對這湖十分好奇。 映雪湖匯聚十八溪水而成,形狀并不規矩,形如一彎新月,只是肥胖得多。 南北長一百里,東西寬約么是十里左右,湖深可達二十米,由于湖水清澈,可見度極高。 都說水至清則無魚,但是這清水之中的鮮魚,在整個東昭都十分有名,一度成為皇家貢品,因此,環湖而居的村民,每年都得義務捕撈魚蝦送進宮里。 之所以沒把這湖設禁,是賣了蒼云劍派一個面子,這也是皇帝的一番心意,蒼云劍派也樂得占個便宜,也沒少吃這湖鮮。 雪山水自然生長的魚,味道極其鮮美,讓天下老饕垂涎。 素云竟然是個十分活躍的性子,沒事兒跟著村里漁夫出船捕了幾次魚,倒是對這湖魚習性有些了解,憑著身手靈活,感官靈敏,沒少幫助漁夫多收獲一些。 漁夫們對這漂亮的青衣姑娘感覺不錯,這些日子相處下來,儼然被融進整個漁村,成了大家喜聞樂見的自己人。 有漁家少年暗暗愛慕青衣姑娘,沒什么好表達心意的,于是,素云每天早上開門,總是有幾尾肥美鮮活的魚兒在屋前水缸里撲騰起許多浪花。 素云一個人哪里吃得了,眼看水缸都裝不下了,素云只好把這些魚拿出去賣給前來收魚的商販那里,換一些銅錢存起來,一來二去,自己竟然隱隱約約有一種漁家女子的感覺出來,錢存的更多了。日子也過得更舒適,以至于她都快忘記自己的身份和來這里的目的,要不是每天總能看到那個黑白相間衣衫的紈绔子,她是真的沒有煩惱。 閑來無事,她就采買一些生活用品,制作一些小手工送給村里的孩子,心靈手巧的她隨即得到孩子們的肯定,成了十分受歡迎的名人,這一來,愛慕她的人更多了,素云卻心如止水,微笑著委婉的拒絕,讓那些小伙子心里貓抓一般難以忍受。 可少年們不愿意放棄,各種方法層出不窮,只是他們的殷勤始終沒有效果。 素云十二歲入青衣坊,從此詩詞歌賦,琴瑟管弦,填滿了整整六年的青春歲月,絲毫沒有自由,要不是這次機緣巧合的卷進莫凌空被刺殺的漩渦,她也離不開青衣坊。 雖然她是主動來的,但是青衣坊金江分會會長沒有絲毫動靜,畢竟為了一個青衣坊弟子,得罪蒼云劍派,那可是愚蠢到家的行為,盡管素云是金江分會臺柱子,也不得不舍棄。 這個叫做楊聰的會長在素云惹出事的時候,得知是蒼云劍派的他心如死灰的把情況匯報給掌門,于是來自青衣坊的好意不久后就送進了蒼云山,其中為流云掌門準備的《神化引》《蝶夢吟》《凌云吟》《瑤天笙鶴》四份傳世幾百年的孤本道家琴曲和通體黑色,隱隱泛著幽綠,有如綠色藤蔓纏繞于古木之上,因而名為“綠綺”得絕世名琴很有誠意。 十分喜好七弦古調的木成清非常大方的沒跟青衣坊計較,轉而愛不釋手的撫弄這“綠綺。”這可是失傳幾百年的絕世珍品,傳說為八百年前一代文豪相如居士的心愛之物,當時被相如居士視若珍寶,配上他的精湛琴藝,綠綺名噪一時,成為當時天下四大名琴之一。后來相如居士去世后,就神秘失蹤,傳說早就損毀了,畢竟這再珍貴,也只是疏木琴體,牛筋琴弦,又怎么經得起歲月摩挲,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才是正常的事情。 只是木成清十分肯定這就是傳說中的綠綺,至于為何保存完好,重現人間,他不得而知。 但是作為愛好古琴名曲的他,作為天下第一大派的掌門人的他,也不得不感嘆青衣坊名不虛傳,果真底蘊深厚,包括那曲譜,哪一個不是驚世駭俗的珍貴孤品。 想到這里,他十分肯定師弟這個徒弟收的值得,而那位素云小丫頭,真是很不錯的小丫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