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全福心中的猜測王禹并不知曉,伸手將懷中已經熟睡了的小豆丁放到床上,他轉身來到了房間中的書桌之前。 作為一個文人,王生的臥房之中也是有著許多藏書的。 此刻,初來乍到的王禹正需要這些藏書幫自己更加清晰的認知這個世界。 拿起一本本朝初年編纂的史書王禹饒有興趣的讀了起來。 這個時代的史書行文簡練講究一個微言大義,沒有很深的文學底蘊去結合書中的時代背景,很容易讓人看得一頭霧水。 但在王禹這種接受過現代化信息洗禮的人眼中,所謂的春秋筆法一帶而過根本就不存在,在史書的字里行間之中,王禹很輕松的就摸透了前朝的大致情況。 大周承繼前朝大燕,大周太祖乃是前燕南方一豪強,在前燕體制分崩離析以后,周太祖當即搖身一變成為了一路反王。 隨后短短七年,他便坦蕩天下建立了大周。 照史書上來看,這位周太祖的一生幾乎可以媲美位面之子秀哥劉秀了,他一起兵便在短短半月之內占據了其家族所在的大郡南陽。 憑借著南陽近三百萬的人口以及郡中諸多鐵礦,周太祖起兵一年以后,便以蛇吞象的姿態吞并了整個河北。 占據河北之后,他變成了天下數得著的反王。 按理來說,此時的他應該招來多方忌憚才是,天底下其他的反王不說聯手打壓他也該防著他才對。 可事實就是短短六年之間,這位居然以河北加南陽兩塊基本盤蕩平了整個天下。 在常人眼中,偷偷摸摸好多年的媽寶男燕太祖跟這位周太祖比起來,傳奇性故事性相差太遠,也就秀哥那大魔導師一般的騷操作才能壓這位周太祖一籌。 但是,在王禹眼中一位周太祖的成功分明就是四大書院的成功。 在這位周太祖崛起的背影下,總是有儒門四大書院的身影存在。 怪不得儒門四大書院能在大周興盛之時壓制天下! 不過,成也扶龍敗也扶龍。 這儒門四大書院在投資周太祖一舉獲得巨大成功以后,野心已經膨脹到了一個難以抑制的地步。 周太祖在世之時,儒門四大書院雖有發展,但在周太祖有意的壓制之下,儒門還未到達鼎盛之時。 等到周太祖壽元耗盡之后,他的后人漸漸的不再是儒門四大書院的對手。 僅僅過了四朝,大周的皇權便被四大書院聯手架空,那時整個大周上下八成的官員都出自四大書院門下。 朝堂之中可謂進士滿地走,翰林不如狗,學士都不能抖一抖。 要知道,在儒門的修行等級之中,進士、翰林、學士可不是什么阿貓阿狗。 儒門的九階劃分為:儒子、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翰林、學士、大儒、儒宗(半圣) 其中,四大書院的進士面對祭酒境道士之時可是不落下風的。 翰林之中的佼佼者一般的有道真人都要畏上三分。 學士層次的儒門子弟在面對妖魔鬼怪之時,甚至比真君層次的修士有優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