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其實生產工具和設備,大多都是這些技術人員自己制造的,然后中國工匠進行大量的復制擴大規模。 好在這時代的工程技術人員,往往都是全能型的,技術專業水平當然比不上后世的專業技術人員,可綜合性水平極高,往往一個工程師就是通曉某項作業整套環節和流程的人。 在英國人和荷蘭人的幫助下,福州兵工廠的技術水準大幅度提高,管理和工藝水準,也達到了歐洲水平。 這才是周瑯最看重的,建立一個規模上最大的工廠,在中國不是什么難事,難的是建立一個管理水平和工藝水平也能達到最高的工廠。 現在周瑯建立起一個管理方式最科學,工藝流程最標準,技術設備最先進,質量要求最嚴格,同時規模也最大的兵工廠,這才敢說她是遠東第一兵工廠。 唯一讓周瑯有些遺憾的是,英國人設計制造出來的機器設備,沒有他想象中的工業化時代的模樣,機器部件的主體竟然是木制,也只有在一項注入轉向之類的精密部件中,才使用鐵質零件。 而且完全使用人力、畜力和水力就能驅動,竟然不需要蒸汽機,這很不工業啊! 不過周瑯了解到,其實在英國,軍工生產中,也沒有普及蒸汽機,如今給蒸汽機配套的機器設備,還無法達到軍事級別的質量要求,反而是手工制造的武器,質量更好一些。 在英國,蒸汽動力還主要應用于紡織業,以及一些需要簡單動作的生產領域,普及程度還不高,瓦特授權生產的蒸汽機數量也不過幾百臺,英國第一座蒸汽紡紗廠建立也才只有十年,蒸汽機在歐洲大陸上,甚至還主要作為稀奇玩意進行展覽之用。 真正的工業革命并不是蒸汽機帶動的,而是珍妮紡紗機、飛梭等一些列可以大規模應用到大工廠生產中的技術推動的。 但對中國來說,蒸汽機出現之前的歐洲技術,中國都有。水利紡紗機,中國唐宋時期就出現并普遍被中國人用來紡紗、紡麻和紡絲,但從蒸汽機開始,歐洲出現的新技術,中國就徹底趕不上了。 因為蒸汽機之前的技術,基本都可以歸類到工匠們通過經驗總結和摸索出來的,從蒸汽機開始,就成為基于更高級的機械原理和科學理論的實踐應用,瓦特改良蒸汽機時,用牛頓力學進行過反復推導和計算,這跟過去工匠制造機器的過程在根本上發生了改變。 工匠生產的機器,可以算是工匠的工具,而蒸汽機之后的機器,則是發明家的創造。 周瑯沒有深入研究其中的經濟學意義,但是他對蒸汽機很感興趣,認為這是工業生產的基礎,所以他希望英國技術人員可以研究一下,能不能在他的兵工廠里采用蒸汽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