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天津沒有收復,北京的困局就沒有改善,之前因為賊兵退走而暫時扭轉的恐慌情緒,再一次抬頭,而且亂象比之前更嚴重,朝廷竟然查獲了一個地下人肉鋪子,都開始吃人了,北京多饑餓! 各地傳回的消息也不太好,湖北、浙江的援兵已經回援,留在兩地鎮壓白蓮教和天地會的兵力抽調大半,而且將主要的精兵都抽調走了,導致戰局出現了反復,白蓮教竟然攻陷了襄陽,陳周全再次占領寧波。而且白蓮教在苗民地區發展的更快,黔東北﹑湘西及川東三省接壤的山區地帶到處活動,這些苗民比天地會、白蓮教還恐怖,他們的口號是“逐客民(指滿﹑漢地主﹑官吏)﹑收復地”﹐“窮苦人跟我走﹐大戶官吏我不饒”見了官員、地主、大戶就殺,所過之地完全失去了秩序。 賊勢有愈演愈烈之勢,此時天津的海寇突然又不退了,那么他們之前退走,怕是暫避鋒芒的策略,在天津等待援兵后,沒準還會在打北京城。下次他們來是什么時候,已經不重要了,如果不能短期拿下天津,怕是皇帝都得被迫放棄北京了。 反正北京之圍已解,兵力雄厚,于是立刻派將軍明亮帶領在前線交涉白蓮教鍛煉出來軍隊派往天津,希望他們能夠從海寇手里奪回天津。 但明亮很快就失敗了,天津城上有五百們周瑯留下的大炮,陳逆直半個炮兵部隊都留在了這里。 明亮根本打不下來,不得不請求援助,并且自請降罪。 清廷又先后派出幾波在鎮壓陳周全和白蓮教中屢立戰功的軍隊,可把他們拉到天津立馬就不靈了。 這時候北京城順勢爆發了一股聲浪,年輕的八旗子弟門群雄踴躍,紛紛要豐紳殷德出征,收復天津。 和珅此時才發覺,他似乎給自己挖了一個坑,把兒子推上前臺,自然能享有那艷麗的風光,可也要承受那無情的風雨,兒子扛得住嗎。 幾萬精兵去打天津都打不下來,他兒子去打,當然也不可能了。 隨著各種名將,一次次折戟天津城下,讓豐紳殷德出山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皇帝雖然沒有表態,可和珅從嘉慶那隱隱目光中和珅感受到的是壓力,乾隆皇帝越來越不想管事,而且去找老爺子怕是老爺子對豐紳殷德更有信心。 和珅知道頂不了多久了,他必須有所行動,他知道讓他兒子去攻城那是送死,那么多悍將都不愿意攻城,憑什么讓他兒子去,誰的命不是爹媽給的,爹媽不疼誰疼。 他必須保證兒子沒事,立不立功都是次要的了。 因此盛住家的包衣先生又被借調來了,讓他趕赴天津,跟海寇會面。 于是包衣不得已又悄然去了一趟天津,在和珅軍中沿線的幫助下,他輕易通過封鎖線,來到天津城外叫門。 這次包衣先生見到了他的朋友魏連理。 不管包衣先生怎么說,魏連理一口咬定,天津不是北京,天津不能賣,給多少錢都不賣。 但包衣先生說要他們保住豐紳殷德的命,魏連理卻表示一定做到,只要對方不往炮口上撞,就沒人殺他。 這個保證并不能完全讓和珅放心,但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他讓兒子主動申請去現錢效命,人還是他組建的那五千權貴加包衣大軍,現在已經有了正式名字,叫做圓明園八旗護軍外營,原來的圓明園八旗護軍營改為圓明園八旗護軍內營,也就是圓明園護軍營也有內外兩營了。 舊營兵雖然這次潰敗,可畢竟都是親信勛貴子弟構成的,皇帝以后還是要去圓明園的,這些勛貴子弟更讓人放心,將豐紳殷德安置在圓明園外,安全也就有了保證,并不需要內營作戰,只需要他們忠心即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