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五十九節 規范金融業體系(3)-《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第(2/3)頁

    不過這種管理目前還沒有太多強制性因素。

    首先隨著白銀不斷流入廣州市場,銀貴錢賤的現象開始緩解,一度飆升到1比1500的銀價,慢慢下降到了1比1200之下。

    管理的第一步是調整匯價,伍秉鑒先是宣布降低公行收購制錢的價格,以此來影響市場匯價,從1比1200降低到1比1100,公行將按照這個標準,無限制收購制錢。由于公行的資金實力,定下的匯價基本上就相當官方匯率,目的是慢慢降低到1比1000的理想匯率,統一內部貨幣的比值。

    公行鑄錢對市場的影響其實并不大,因為周瑯沒有按照鑄錢工匠的建議,降低含銅量,但降低了整體的重量。

    中國古代銅錢,都是有標準重量的,歷朝歷代有所不同,唐代的開元通寶通制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也就是一枚銅錢重1錢。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厘,后又增為一錢四分,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清朝通過增加含鉛量,讓制錢看起來厚重。但主要價值還是那些銅,所以周瑯打算通過削減整體重量的方式,削減含鉛量,達到節省鉛,又不影響銅錢重要價值的目的。

    周瑯將銅錢比例提高到了銅9鉛1的比例,盡管整體重量和大小都跟滿清制錢一樣,是1錢4分,但重量并不是保持不變,因為周瑯鑄造的銅錢,一枚面值兩文。因為含銅比例是滿清制錢的兩倍多,所以價值反而是稍高于滿清制錢兩枚的。古代的制錢,基本都是一文錢的小平錢,偶爾有當十、當五之類的銅錢,也數量極少,往往在皇帝登基、大婚之類的日子鑄造,屬于紀念性質。周瑯大量鑄造兩文面值的銅錢,也算是創舉了。

    周瑯鑄錢的目的,并不在于鑄錢獲利,而是為了給印刷紙幣做準備。所以他鑄造的銅錢一定要成色十足,比滿清的制錢更有價值。

    除了銅制錢之外,還開始鑄造金銀幣。金銀幣的形制跟西方銀元不同,采用了中國傳統的五銖錢形制,也就是跟銅錢一樣的孔方兄,由于中間有個方孔,又重達一兩,所以通過水力模具壓出來的銀幣,比重七錢左右的西方銀元要大很多,也比中國傳統的一錢左右的金銀幣大的多,簡直就是一塊銀牌。金的密度接近銀的兩倍,鑄造出來的金幣,反而巧合的跟西方銀元差不多大小。

    之所以銀幣選擇了中國傳統形制,又以“兩”為單位,除了考慮歷史傳承因素之外。還是為了方便今后更好的統一幣值考慮,雖然乾隆年間大量銀元流入,但流通最廣的還是閩粵一帶,也還不占絕對主流,內地基本上都是以銀兩和制錢來計價,對于銀元還比較陌生,和珅家藏銀上千萬兩,銀元才只有幾萬元可見一斑。

    所以周瑯也就沒有廢兩改元,而是遵循傳統。

    這批金銀銅制錢鑄造出來之后,公行馬上發布匯率,將一兩銀子提高到了1比1000小平錢(滿清制錢),1比500公行制錢(周瑯發行的銅錢)的比率。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隅县| 万州区| 宁国市| 喀喇| 奉化市| 宁阳县| 尉犁县| 长治市| 宁化县| 嘉禾县| 宁德市| 永定县| 太康县| 壤塘县| 长沙县| 团风县| 延川县| 霸州市| 晋城| 工布江达县| 博客| 楚雄市| 苍梧县| 勃利县| 崇信县| 阿拉尔市| 那曲县| 桂阳县| 吉木萨尔县| 洛隆县| 青阳县| 江川县| 上栗县| 合水县| 宿松县| 元谋县| 微博| 沈丘县| 盐亭县| 丰县| 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