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實要是論能力,阮元的能力可能遠在王輔茞之上。 這個阮元,在歷史上也是一個大名臣。歷史上就是在他手里,剿滅了未獲閩浙的海盜,最后做到地方總督,而且無論在哪里做官,都會糾正弊政,做出一番事業。是一個難得的能臣。他當官也當到了讓當朝權臣害怕的程度,就好像乾隆害怕朱珪進京一樣,當道光繼位想要調阮元進京的時候,遭到了曹振鏞的阻攔。 曹振鏞倒不是和珅那樣的貪官,但就像他的名字一樣,他是一個庸官,做官的口訣是“多磕頭少說話”,鹽商家族出身的他不缺錢,脾氣又好,人緣極佳,可就是不做事,也不做錯事,這種人盛產于茍且的時代,這種人最怕的就是那些有能力的人,不管是手下,還是同僚,都要想辦法加以遏制。 這樣的阮元本該做出傳統社會中一個文官能做到的更大的功績,可惜他所依賴的傳統平臺,被周瑯給砸碎了,而周瑯搭建的平臺,讓王輔茞可以盡情的發揮,所以王輔茞打敗了阮元,進入了杭州。 攻入杭州的那個輔兵軍遭受了嚴重的傷亡,一萬人中有三千人戰死,兩千多人受傷,受到阮元組織的武裝多次反撲,卻能始終不退縮,而且強硬的打了過去。 這樣的戰功,讓王輔茞給周瑯寫了一封本不該他參合的請功奏章。 軍隊有軍隊的機制,周瑯建立了專門管理軍官任免升降的人事部門,叫做吏科,每個軍都有相對的一個官員,專門用來記錄官兵的功勞,小兵的功勞由他們的隊長申報,軍官的功勞則是這個吏科文員負責記錄,并且跟當事人核對清楚,簽字畫押后,才能記入檔案,升遷最后是吏科根據這些檔案資料來確定,而不是某一個官員隨便推薦的。 王輔茞寫了這封請功奏章之后,周瑯身邊的幕僚馬上就有人站出來警告說,王輔茞權勢過盛,應該加以防范,就這封信應該敲打敲打王輔茞一下。 王輔茞的權勢確實過大了,但這是現實情況決定的,不是人為左右的。周瑯建立了兩套班子,不熟悉的傳統民政,都交給了王輔茞,而他主管軍政,以及財政開拓和使用,最重要的財權和軍權都在手里,自己的基本盤是穩定的。 可是王輔茞主官民政,一大堆的官員都出自他的推薦和任用,這確實會讓他變得權勢過重,但這又不是王輔茞死抓權力不放,或者過度攬權的結果,其實這種情況,周瑯也是沒有辦法的。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企業,完全杜絕因人脈和能力問題形成的派系,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人類有一天不再是社交動物。 可防備卻應該早點做了,不是周瑯不信任王輔茞,而是防微杜漸,這也是對部下的一種保護,他總不能像朱元璋一樣,等到國家安定的時候,大殺功臣吧! 于是他立刻給王輔茞寫了一封斥責信,告訴對方,軍制自有規制,這就足夠警醒王輔茞了,估計這種文臣,看到這種信,冷汗都會冒出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