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新軍將領的士氣受到影響,這個周瑯都可以理解。 拿破侖那樣的人物,盡管有各種各樣的缺點,但有一個很強大的有點,就是極富魅力,天生似乎就能夠吸引別人追隨,讓別人崇拜,這就是英雄的魅力。 就好像朱元璋,他參加起義的時候,湯和已經是千戶了,卻甘心跟在他身后當小弟。 這些軍官在法國待了那么長時間,感染了法國軍官對拿破侖的崇拜很正常,就連茍全這個在拿破侖身邊觀摩作戰的高級將領,都對拿破侖的指揮極為敬佩,可是這樣一個人,卻敗在了俄國,這讓他們如何接受,還是慘敗,五十多萬人損失殆盡,幾乎孤身回到法國。 現在他們嘴上不說什么,可每個人的心態都受到了影響。 周瑯鼓舞他們的士氣,但知道可能不會有什么用處,因為強大不是嘴上說說的,那需要證明。俄國人打敗了拿破侖,就敢用嘴讓中國割地賠款,原因就是法軍已經是世界公認的陸軍第一強軍,他們擊敗了法軍,有資格讓別人畏懼。 事實上周瑯還可以選擇談判,俄國人只是嘴上說說,心里清楚要跟中國打仗,要跨過戈壁沙漠,要穿越西伯利亞,是不可能調動太多軍隊的,如果跟他們談談,不割地的情況下,俄國也能接受。 但周瑯還是一口就回絕了,因為這一退,可能就再也鼓不起前進的士氣了,周瑯站在法國的角度,嘲笑過奧地利不知好歹,明明打不過法國,卻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可如果換在奧地利的角度,他們一次一次失敗,卻敢于一次一次的抗爭,他們沒失掉這份勇氣,所以他們最后還會站起來。 打仗,有輸有贏,但連打都不敢打,這種國家和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從這一點上來講,李鴻章那群人確實很聰明,但也是這種聰明人太多,才讓國家沒有希望。 所以還要打,而且要大打,依然要打舉國之戰,周瑯跟俄國開戰,是堅信中國的國力遠勝于俄國,是做了充足的準備,是可以不需要別國配合的情況,獨自取得勝利的,所以他的計劃中從來沒考慮過要跟法國合作,因為拿破侖也不可能配合他。 因此開春之后,所有的軍事行動馬上就如期展開了,但計劃略有改變。 鑒于戰斗力最強的新軍軍官心態發生了變化,以及拿破侖兵敗莫斯科,俄國可以集中兵力用于東方戰場,周瑯決定以守為主。 命令新軍堅守伊希姆河和額爾齊斯河流域的俄軍修建的堡壘,不要求他們主動出擊,但要他們死守。 然后調老的戰兵部隊北上攻擊中線,從伊爾庫茲克出擊,奪占西伯利亞的俄國城市。 這些老兵對拿破侖的了解不多,反而沒有什么心理負擔,其中不乏鄙視一切夷人的軍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