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實際上拿破侖已經心虛了,他派遣富歇去去參加布拉格會議,就是讓他去做間諜。 因為拿破侖脆弱又敏感的內心此時已經很難經受失敗,他對他哥哥約瑟夫在西班牙的失敗十分憤怒,他把最好的軍事將領留給他的哥哥,可依然無法抵擋威靈頓的進攻。 拿破侖為此大發雷霆:“他應該負全部責任!”“英國的報道說明,約瑟夫的指揮是多么愚蠢幼稚!簡直是聞所未聞!當然,他不是軍人,但是負有責任。插手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就是最大的錯誤……告訴國王,在我回國前不許見任何人……不然他在巴黎的寓所將成為陰謀的中心,那樣我勢必要將他逮捕,因為我已忍無可忍。我再也不會為了遷就那些既非軍人又非政治家的蠢貨而損害我的事業了!” 他知道自己的哥哥既非軍人又不具備政治才能,卻要任用他哥哥去做重要的事情,只能說拿破侖是一個十分沒有安全感的人,除了自己的家人,他實際上很難相信任何人。這又是一個強權人物的典型特征,多疑! 因此雖然發怒,可是他充足軍隊中,還是啟用了這些他口中“既非軍人又非政治家的蠢貨”,而且這些人還有可能卷入針對他的陰謀之中,比如路易被英國利用來反對他,可是拿破侖除了這些人之外,對他的其他手下更不信任。 連拿破侖最小弟弟熱羅姆也重掌軍權,拿破侖對外人的不信任已經到了極致。 原因是不斷有手下背叛他,比如貝爾納多特,此人平民出身卻因為戰功赫赫,被瑞典人邀請去做了瑞典國王,但此人曾在拿破侖手下任職,還娶了拿破侖的前女友德茜蕾。拿破侖冊封他為元帥,后來給予親王頭銜。 可是他做了瑞典國王后,他竟然開始反對拿破侖,破壞大陸封鎖體系,在拿破侖派兵占領瑞典領土后,竟然膽敢加入反法同盟。 另一個元帥繆拉,這個從遠征意大利開始,就一直跟隨他的帝國元帥,竟然也在跟維也納勾勾搭搭,讓拿破侖對這些正統君主的號召力感到恐慌。 連如此重要的心腹手下都會背叛他,還有誰不會背叛他呢? 這時候的拿破侖想到的,恐怕是科西嘉島,在那里,他們的宗族總是團結一致,抵御其他家族。所以他把這種文化帶入了法國,他當了法國皇帝后,就希望他的哥哥弟弟們去統治歐洲其他地方。 但法國是歐洲的文化中心,不是窮鄉僻壤的科西嘉。 在這里,他這一套東西,挑戰了歐洲上千年的權力傳承制度和文化。最后所有的國家還是聯合了起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