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普魯士也嚇壞了,擔心拿破侖再一次入侵他們。普魯士國王撤銷了“擅自”行動的約克的職務,并對皇帝保證忠實于聯盟,同時卻向沙皇暗送秋波,并親自去了波蘭的布雷斯勞,向沙皇解釋說普魯士不會與俄國為敵。 如果拿破侖能就坡下驢,原諒這個被嚇破膽的膽小國王的苦衷,只要普魯士答應可以不讓俄軍過境,就原諒普魯士的話,事情還有轉圜的余地。因為普魯士人實在是太恐懼他了,被拿破侖打的丟失了一半國土,經濟凋敝的厲害,這種情況下,普魯士君主根本就不敢跟拿破侖開戰。 可拿破侖真的打算攻擊普魯士。 現在的拿破侖,處境危急、日益孤立,早年對戰爭的渴望在他心中再次升騰。戰無不勝之時,他并不追求戰爭;遭受挫敗之后,他卻渴望新的勝利。他需要修復因失敗而受損的榮譽,他需要再一次目睹法國與他自己的聲望重新熠熠生輝,因為他需要重新用武力來穩定他的王朝。 所以逼迫普魯士必須放棄跟俄國的和平條約,重新跟法國站在一起對抗俄國,法國將組建新的軍隊,要求他的盟友派出新的軍隊,他要重新戰勝俄國人。 至此拿破侖都沒有考慮過俄國人會打上門來,他還想著反攻過去呢。 但他的另一個盟友,跟他聯姻的奧地利撐不住了。 力促拿破侖與奧地利公主婚姻的奧地利首相梅特涅希望法國能在倫敦締結和約,結束跟英國和俄國的戰爭狀態,奧地利布伯納伯爵來到巴黎,向拿破侖提出和平的建議,因為維也納現在無兵可派,卻又不能拒絕皇帝的要求。連被拿破侖囚禁過的教皇都提議,跟俄國在波蘭的維斯杜拉河畔簽訂條約。 只要拿破侖同意,他剛剛敗退會法國時,他是有機會跟其他國家和平相處的。法國前政要塔列朗在他公開的庇護所里笑道:“時候已到,拿破侖皇帝將成為法蘭西國王。”此時誰也沒想過要逼迫拿破侖退位。 可拿破侖不接受跟普魯士、奧地利這樣的國家相對平等,他要當皇帝,而不是國王。 于是他的態度,讓普魯士承受不住,選擇了站在俄國一邊,加入了反法同盟。 即便普魯士、俄國和英國組建了反法同盟,拿破侖本來還是有機會贏的,因為歐洲的另一個大國奧地利跟法國聯姻,也更看好拿破侖的軍事才華。 但拿破侖拒絕了奧地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