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周成功密切的注意著這些情況,利奧波德竟然拒絕了英法俄三國的邀請,這讓他頗為意外。這年頭,歐洲王位變動復雜,連荷蘭這樣的共和國都有了國王,大量歷史悠久的小貴族們,費盡心機想獲得一個王位,竟然還有拒絕的。 周成功在謀求一個王位,其實利奧波德也在謀求,只是希臘王位不那么吸引他,因為比利時人也在邀請他。 相比文化相近的比利時,希臘的吸引力太小。而且按照任何數據對比,此時的希臘都是一個比比利時小太多的國家。希臘此時只有雅典、伯羅奔尼撒、亞該亞、南伊庇魯斯和帖薩利亞等領土,遠不是后世的希臘。人口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以及之后的革命時期,大大下降,全國人口才只有80萬人。第一大城市科林斯才只有7千人,古城雅典更是只有4千多人,只是一個小鎮而已,還比不上四千年前的雅典人口數量呢。 比利時卻是一個工業快速發展的國家,工業發展水平在歐洲已經開始出名,在煤鐵工業領域的水平,僅次于英國。人口數量高達兩百萬。 這兩個國家放在一起,利奧波德除非傻了,才會去剛剛總統被刺殺的希臘。 利奧波德拒絕之后,列強選擇了另一個替代者,巴伐利亞王國的王子奧托去希臘做國王。 這個王子還只有17歲,巴伐利亞王國給他配備了一個輔政團隊,以及3000巴伐利亞軍隊,在英法俄三國艦隊的護送下,前往希臘就任。輔政團隊將會在奧托成年之后,交還權力。 可惜年輕的奧托還沒等到親政的那一天,就在他剛剛進入希臘一個月之后,在出席一個公開活動的時候,被一個身上綁著火藥的家伙把他跟身旁的輔政團隊一起送去見了上帝。事后查出,兇手是一個潛伏的回教徒,也許是因為對希臘獨立不滿的原因,刺殺了奧托一世。 奧托一世的死,引起了巴伐利亞王國對奧斯曼帝國的強烈不滿,可惜巴伐利亞是一個內陸國家,不滿也沒什么作用。巴伐利亞希望聯合英法等國對奧斯曼帝國進行制裁,英國人認為這是一個刑事案件,不合適抬高到政治高度;法國人自己還亂糟糟一片呢。 法國爆發了七月革命,推翻了執政的波旁王室,立法會議選舉奧爾良公爵成為法國新國王。 這都是幾個月前的事情了。這件事讓周瑯一度十分糾結,因為那個他擺擺手就能勾到的瑪麗公主,現在身價見長,成為法國公主了。可當時周成功已經公開了跟康妮的關系,似乎讓他失去了借助奧爾良家族登頂法國而在歐洲立足的機會。 這件事放在平民身上,當然就不可能,可放在王室貴族身上,卻不是問題。在奧爾良公爵加冕禮上,周成功就面見了這個新任國王,并且跟對方進行了密談。達成了許多項協議,而法國的支持,將是周成功登陸希臘的重要砝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