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洪亮吉發表的政論,跟中國古代文人相比,有一個共同的缺陷,那就是數字不夠嚴禁,喜用十百數千等詞,沒有數字化對比,還有就是只提出問題,往往不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洪亮吉之后,1814年,出生在大周時代的學者汪士鐸也關心這些問題,他提出“天地之力窮矣”表達了中國土地已經開發到了極限,但人口依然繼續增長“天下人丁三十年加一倍,故順治元年(1644)一人者,至今(1855)一百二十八人”。憂慮人口過?!叭烁∮诘卣邤当丁薄ⅰ叭硕鄤t窮,地不足養”。 他的這些理論,依然沒有高過洪亮吉,但他提出了解決辦法。汪士鐸這個家伙是一個奇葩,他的理論十分特殊,提出解決人口過剩的辦法非常狠辣,提出官府應該采取強制溺嬰,“形體不端正,相貌不清秀,眉目不佳者,皆溺之”。嚴格婚姻和生育制度,強制晚婚,采取“嚴禁男子二十五歲以內,女子二十歲以內嫁娶”、“定三十而娶,二十五而嫁”等政策。限制生育,提出“廣施不生育之方藥”,讓生了一個孩子的婦女禁止生育,“婦人服冷藥,生一子后服之”。對違反規定的,“違者斬決”! 這些理論被周瑯代表的政治力量所利用,將中國地力已到盡頭,土地已經不足以養活人民的危機感四處散布,目的則是為了給加入世界戰爭尋找理論依據。告訴國人打仗是為子孫爭土地,今日不爭,明日就得餓死,今人不爭,后人就得餓死。 汪士鐸還有重商的思想,但他還是站在最高的角度來看待商業問題的,他發現徽商常年在外經商,安徽南方徽商聚居地區的人口較少,而且家家殷富。推崇治民須欲民富的思想,所以鼓勵經商,同時限制人口增長。 由于汪士鐸的思想太符合統治者的需要了,所以這個歷史上考中舉人,這個時代也成功中了秀才,然后就進入官學校學習,之后進入戶部任職的官員,得到了上層資助,進行他的研究。 他跟歷史上的他自然不太一樣,更有邏輯性,接受過數學教育,懂得用數字進行論證。 而且他得以便利的查閱歷代的資料進行研究,人口三十年增加一倍的現象,最早是明代的徐光啟發現的,根據的是明朝宗室人口的數字,宗室人口登記十分細致,因此更能說明問題。汪士鐸也查閱了滿清時期的人口數據,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乾隆之后,滿清宗室人口結婚年齡開始推遲。 清宗室婦女的結婚年齡從十五六歲提高到了二十多歲,獨身的比例也開始明顯的提高;宗室男子納妾率驚人的下降,他們每個妻妾的生育率以及每個家庭的生育率,也都在降低。不僅如此,宗室初生嬰兒的死亡率也在變化。乾隆后期宗室女嬰出生后一個月內的死亡率高達1/3,比貧窮的遼寧旗人農戶還高。 汪士鐸對這個奇怪的現象進行了深入的發掘研究,通過對比當時的文人筆記,甚至直接拜訪經歷過乾隆后期的高壽者,他確定讓滿清宗室女子晚婚甚至獨身,男子減少納妾,女嬰死亡增加的原因是乾隆后期宗室子弟的補貼減少,因此女子可能因為拿不出嫁妝而嫁不出去,男子因為承擔不起而減少納妾,少生孩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