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二十五節 意外因素-《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第(2/3)頁

    這些變數又把英國卷了進來。

    希臘奪取愛奧尼亞群島,這是合情合理的,因為哪里居住的是希臘人,而且巴爾干帝已經對奧匈帝國選擇,攻占這里沒有任何法理問題。但阿爾巴尼亞是一個奧匈帝國扶持的,同時也是得到英國支持的小國,這是英國在巴爾干地區的一根楔子,希臘卻突然吞并了這里,這讓英國非常憤怒。

    可憤怒歸憤怒,希臘國王篤定英國不敢冒著跟中國打世界大戰的風險,此時對希臘動手,因此放心大膽的吞并阿爾巴尼亞,盡管在跟奧匈帝國交戰中,吞并這樣一個國家,讓希臘的軍事壓力很大,可錯失這次機會,希臘也將很難找到繼續擴張的機會。

    另外幾次戰爭中,希臘都沒有得到任何好處,這次戰爭中,如果光是幫瓦拉幾亞奪取領土,幫保加利亞奪取領土,希臘會更加不滿,會認為在巴爾干帝國中,希臘一直在吃虧。為了政治平衡,周成功必須讓希臘有所得,所以愛奧尼亞群島是一個收獲,阿爾巴尼亞是另一個收獲。但僅僅是一個愛奧尼亞群島,不足以讓希臘為這次戰爭全力以赴,所以加上了一個阿爾巴尼亞。

    這樣為了保住阿爾巴尼亞這塊相對廣大的領土,希臘王國一定會權力支持這次戰爭,巴爾干帝國三大王國中,希臘的經濟實力一直是最強的,希臘的工業化也是發展最快的。

    這些年希臘工業區依然主要是雅典區周邊,國王直屬領地,但在薩塞洛尼基為中心的北方地區,也開始形成工業中心。保加利亞和瓦拉幾亞的農業發展很快,工業發展一直緩慢。他們即缺乏希臘的區位優勢,又缺乏可以開發的豐富礦藏,瓦拉幾亞的石油資源還算可以,但卻在黑海石油的打擊下,無利可圖。

    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資源的重要性十分明顯。從現象上來看,凡是工業發展快速的國家,都是資源豐富,尤其是煤鐵資源豐富的國家,對比法國和德國就是最好的例子,德國后來者居上,并不是德國人比法國人更優秀,而是德國的煤鐵資源比法國更優越。其他方面對比,不管是教育水平,商業文化上,法國跟德國的差距其實并不大。另一個例子,比利時和荷蘭對比,比利時工業發展迅速,工業化程度在歐洲最高,緊隨英國之后迅速完成了工業化,而此時法德的工業化才剛剛開始。跟比利時相比,荷蘭人無論是在教育水平上,還是商業文化上,其實都更占優勢,但荷蘭就是沒有比利時豐富的煤鐵礦藏,所以荷蘭在工業化上輸給了比利時。

    當然煤鐵資源不是工業化的全部,通過人的努力,也是可以工業化的。但先天上就輸給了那些資源豐富的國家。因為工業化、城市化等進步,都是需要物質積累的,如果本國沒有豐富的物質資源,就只能通過貿易和交換來得到這些資源。換句話說,就是要靠本國的人民勞動,進口原料,出口制成品,留下微薄的加工費,這筆加工費不但要維持工人的生活,還要進口大量資源用于本國的建設,完全靠勞動來發展過來,那種艱辛難以想象。

    巴爾干三國面對的就是這種情況,三國都缺乏豐富的煤鐵資源,而煤鐵資源是工業化的基礎,修建鐵路必須進口鋼材,建設工廠必須進口鋼鐵,否則就沒有鐵路網,就沒有機器設備。三國中各國民眾的文化相近,對勞動的態度相近,自然而然的只能是區位優勢更好的希臘,占盡了發展工業的全部資源,帝國的工商業資本向希臘流入,支持希臘繼續快速進行工業化的同時,也就擠壓了其他兩國的發展資金。

    不過希臘的工業化水平也很有限,在歐洲也就跟意大利水平差不多,跟工業強國相比,差了一個檔次。不是希臘人不努力,還是條件使然。

    論努力程度,希臘人不可能比得上東亞民族,歷史上日本人為了工業化,所進行的努力程度,希臘人是做不出來的,人口上,希臘還沒有日本人多,勞動力沒有日本豐富,資源有跟日本一樣稀缺,所以希臘的發展水平,也就跟明治維新之后的水平差不多,在歐洲只能是二流水平。

    二流的工業化水平,加上巴爾干三國總人口只有一千多萬,跟奧匈帝國相差太遠,因此巴爾干帝國只能跟其他國家結盟才能從奧匈帝國手里奪回失地。因此當烏拉爾國王周淳向自己的伯父發出請求之后,周成功當即采取了行動。

    一連串行動之后,引來了英國的施壓,結果中英在地中海對抗。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奈曼旗| 镇雄县| 吴旗县| 简阳市| 简阳市| 柳州市| 古浪县| 芒康县| 万盛区| 巴东县| 峡江县| 阜南县| 讷河市| 清徐县| 碌曲县| 上饶县| 汤原县| 鸡东县| 刚察县| 班戈县| 巴林左旗| 兴仁县| 江陵县| 浦江县| 久治县| 桃源县| 张北县| 德阳市| 宾川县| 错那县| 平陆县| 济源市| 富顺县| 康马县| 遂昌县| 汝州市| 鄯善县| 阳原县| 白城市| 应城市| 焦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