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群強盜!”老阿訇揮舞著圣經,似乎被偷的是清真寺。 “威尼斯總督習慣性欺騙和搶劫,看見那個雕像了嗎?” 威廉與赫敏順著他手指看去。 在金光閃閃的飛獅下面,圣馬可大教堂在向人們展示,它最著名的珍寶之一。 ——四匹巨大的銅馬, 這四匹馬擺出一副隨時準備躍入廣場的姿勢。 “跟威尼斯的許多無價之寶一樣,它們是十字軍東征時,從君士坦丁堡掠奪來的。” 威廉很感興趣,但老阿訇只是隨口介紹了一下,就指著身后的圣馬可鐘塔,開始講解起來。 “這棟建筑,在1514年建造完成。不過在1902年時,突然倒塌,現(xiàn)在看到的圣馬可鐘樓,是在1912年所重建的。” 老阿訇再次暴露了,他臥底的身份,開口就是佛法: “這就是佛家的因果報應啊!在涅槃經》里講過:業(yè)有三報,一現(xiàn)報,現(xiàn)作善惡之報,現(xiàn)受苦樂之報;二生報,或前生作業(yè)今生報……” 威廉無語地瞅著老阿訇。這人的真實身份,其實是清真寺駐梵蒂岡辦事處大神父王喇嘛吧? 威廉與赫敏不再聽他滿嘴跑火車,繼續(xù)朝著大教堂的入口走去。 圣馬可大教堂經常會因,提供了“多得令人不知所措的入口”,而被人詬病。 它較矮的部分,幾乎完全被五個凹進的入口所占據。 這五個入口處,密集的柱子、拱門和多孔的青銅大門,即便沒有任何其他作用,也極大地增添了整個建筑的出入口。 兩人尋找了片刻,直奔一個關閉的青銅門。 “先生、小姐,你們買嗎?”門口一個女人問道。 那是一位漂亮的吉普賽女人,她穿著碎花長裙,筆直的黑發(fā)編成一條長辮子,用紅金繩子扎起來。 她手中握著一根高高的桿子,上面掛著各種威尼斯面具。 大多采用了流行的全臉風格,是大家常在狂歡節(jié)上戴的那種白色面具。 她的商品中,還有一些頑皮的半臉“小鴿子面具,幾個下巴呈三角形的“鮑塔”面具,以及一個不用系帶的穆雷塔面具。 威尼斯的面具文化,在歐洲文明中獨具一格。 他們把面具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18世紀以前,這里的居民生活,完全離不開面具。 人們外出,不論男女,都要戴上面具,披上斗篷。 如今每年的狂歡節(jié),威尼斯人也要帶上面具,在大街小巷狂歡11天。 莫名有種食死徒的味道。 “您買嗎,史塔克先生?”吉普賽女人又問了一聲。 威廉微微一笑,搖搖頭。“它們都很漂亮,但是我不要,謝謝。” 赫敏從安全表里,取出兩張邀請函,遞了過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