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作為歐洲第三大河,萊茵河并不算長,但也一路流經六個國家。 它發源于瑞士的阿爾卑斯山脈以北,夾在格拉魯斯山與勒蓬廷山之間,從西南向東北流去。 沿途一路經過列支敦士登、奧地利、法國和德國,最后從荷蘭的大港鹿特丹以東,匯入茫茫北海。 德姆斯特朗的這艘大船,就是從荷蘭逆流而上,準備進入奧地利。 聽起來似乎是趟不錯的旅行,可以欣賞沿途各個國家的風情,領略萊茵河的秀麗風景。 但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舒適。 這個時期的萊茵河,還不像后世那么清澈,甚至不少地方,還散發著臭水溝氣味。 原因很簡單: 作為工業國的德法兩國,曾經使用萊茵河過度,造成水域的巨大污染。 尤其是三、四十年代,萊茵河成了遠近聞名的臭河,被戲稱為歐洲敞開的下水道,或是歐洲最浪漫的臭水溝。 萊茵河最下游的荷蘭終于不愿意了。 好家伙,自己什么都沒干,憑什么要承受這種不該它承受的惡臭? 于是荷蘭開始奔走呼吁:青山綠水就金山銀山。 在荷蘭人的牽頭下,各國組成了一個“保護萊茵河防治污染論壇”,大家聚在一起,商議如何防污減排。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也就近幾年,萊茵河才甩掉“東方版龍須溝”的帽子。 而這頂帽子,落在了污染更嚴重的馬里亞納海溝腦袋上。 當然了,也不是一點景色都沒有。 比如巴塞爾這個“雞鳴三國”的城市,北郊是德國,西郊是法國。 巴塞爾的球隊與西班牙的巴塞羅那有很深的淵源,巴薩的紅藍隊服就源于巴塞爾。 還有萊茵河西岸一座著名的城市——法國的斯特拉斯堡,因歐洲議會駐在這里,被稱為歐洲之都。 就這樣停停走走,仿佛旅行一般經過數日行程,威廉與赫敏在康斯坦茨湖附近下了船。 這艘船將會繼續逆流而上,向著阿爾卑斯山脈出發。 上次巫師戰爭后,英國的巨人遭到驅逐,遷徙到了阿爾卑斯深山中。 沒人知道他們具體藏在了哪里,海格與馬克西姆夫人需要繼續尋找。 這個時間可能耗時很久。 下了船以后,威廉順便留下了海格的那輛無比拉風的摩托車。 馬克西姆不喜歡摩托,她只喜歡馬車這種老式的交通工具。 再說了? 以兩人的體型? 那輛摩托車,根本承受不住? 就會直接爆胎。 赫敏查看了一會奧地利地圖在? 終于確定好了路線。 威廉的手指,探到摩托的前擋泥板下面? 取出一只小巧的磁體盒子。里面有一片鑰匙。 他插好鑰匙,發動摩托。 幾秒鐘之后? 赫敏也跨上摩托車? 坐在他的身后。 威廉不知道從哪里,掏出兩個安全頭盔,遞給了赫敏一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