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岳飛-《大宋梟途》
第(1/3)頁
…
相州。
湯陰縣。
“湯陰”之名,歷史由來已久。
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類在此居住并逐漸形成部落。
據《山海經·西山經》記載:“上申之山,湯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漢高祖二年置蕩陰縣,因位于蕩水(后世湯河)之陰而得名。
蕩原為古國名,因蕩水流經古蕩國而得名。
東魏天平二年稱魏德縣。
唐貞觀元年以水微溫,改蕩水為湯水,并蕩原為湯陰縣。
這里就是岳家軍的源地、岳家軍的搖籃。
說這里是岳家軍的搖籃是原因的。
先,岳家軍的靈魂人物岳飛,就是湯陰縣人。
其次,岳家軍的很多主要將領,像王貴、岳云、徐慶、姚政、李道、孫革、于鵬、岳亨、郭進、王萬等都是湯陰縣人。
其實——
真正的岳家軍也可以說就是湯陰縣人。
岳家軍的組成很復雜。
嚴格來說,真正的岳家軍就是最初跟隨岳飛從北方去江南的前東京留守司的士卒——這部分人大多都是河北人(離湯陰縣不遠),其中以岳飛的同鄉居多。
南宋初,社會動蕩,政局擾攘,潰兵盜匪遍野。
南宋小朝廷無力控制各支軍事武裝,結果兵將驕悍難制,套用當時不知是誰說過的一段話就是:“諸軍動則潰,潰則盜,盜則招,招則官,反復循環,無有窮已。”
各武裝集團潰散、火并之事時常生,很像民國時期的軍閥混戰——只不過,這時又有外族(金國)入侵,跟抗日時期其實更像一些。
岳飛所率領的岳家軍,從本質上來說也是這樣的軍閥之一。
但不同的是,岳飛大多時候都是服從南宋小朝廷的領導,關鍵是素以治軍紀律嚴明著稱,所以他的岳家軍一直比較穩定,許多潰散的武裝集團紛紛投靠岳家軍,使岳家軍的隊伍不斷壯大。
吞并土匪、偽軍,吸納散人,趙構又因為岳飛屢屢打勝仗而讓各地的軍隊歸岳飛節制。
數年時間,岳家軍就壯大到了三萬人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洪县|
会宁县|
兴文县|
公安县|
广灵县|
浦城县|
定襄县|
仲巴县|
天台县|
武冈市|
濉溪县|
嵩明县|
田东县|
阳新县|
台前县|
海原县|
朝阳县|
哈密市|
隆安县|
龙泉市|
敦化市|
铁岭县|
开鲁县|
绥宁县|
景洪市|
巴塘县|
咸阳市|
衢州市|
高清|
科技|
乾安县|
大名县|
太仆寺旗|
海淀区|
应城市|
道真|
石河子市|
浦江县|
深泽县|
汉沽区|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