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零八章 三上樊樓(求訂閱!)-《大宋梟途》


    第(1/3)頁

    …

    大金皇帝致書于大宋皇帝闕下:

    時光荏苒,轉瞬一年。去年,本朝遣曷魯、大迪烏出使貴朝,以期相約出兵時日,然稽留數月未得……今差勃堇烏歇、高慶裔等充使副及管押蘇壽吉家屬前去,有少許禮物,端奉書陳達,不宣。謹白。

    趙佶將這金國國書反復看了好幾遍之后,對王黼和趙良嗣說:“你們來分析一下,金國這封國書的核心意思是什么?”

    王黼道:“其核心意思是埋怨咱們大宋扣留金使,沒有及時遣使去通報。”

    趙良嗣則認為:“其核心之意有可能是,懷疑我朝毀約,擔心將來我軍收復燕京之后,他們得不到原先我們曾承諾給予的歲幣。”

    很顯然,趙良嗣的見解比王黼更深刻一些。

    趙佶想了想,說:“趙待制說得對,其核心就是利益問題。女真要尋求女真的利益,大宋當然要尋求大宋的利益。目前,契丹已支離破碎,其滅亡已是大勢所趨,如果我們能趁機將五代以來被契丹奪去的漢唐之地全都收復回來,那可就是蓋世之功啊。嗯……你們要明確告知金使,我朝承諾之歲幣必定給付,一分都不會少,而我朝所要收復的十九個州,也該全部劃入我朝的版圖。”

    趙良嗣一聽趙佶這話,心里頓時感到壓力山大!

    因為趙佶那份御筆手札作繭自縛,將收復土地的范圍限制在“燕京并所管州城”之內,金人一直堅持按照這份御筆手札劃定的范圍來交換歲幣。

    要想打破這個范圍,將云地和平、營、灤地區一并收復,如果沒有軍事介入,單純依靠口舌談判來完成,恐怕會很困難。

    現在,北伐軍即將出發北上,趙良嗣希望他們能迅速取得幾場大的勝利,展示一下大宋之軍威,這樣他才能逼迫金人將云地和平灤營三州也讓給大宋。

    趙良嗣覺得他不是癡心妄想,北伐軍幾乎就是年初剿方臘的那幾支軍隊,他們能如此之快的平定有上百萬人馬參與的方臘起義,自然也能打敗日落西山的遼軍。

    趙佶和王黼對北伐軍也很有信心,他們相信,在宋金兩軍夾擊之下,遼國很快就會滅亡。

    對御筆手札造成的不利局面,趙佶和王黼其實都很清楚,但他們都不甘心!

    趙佶和王黼以為,那是因不明地理而造成的一個誤會,應該是可以修改的,再說,情況都早已派人去向金人予以說明了。

    當然,趙佶和王黼也知道,要想擴大收復范圍,的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但無論有多少困難,不到最后關頭都不能言棄,希望即使很小,也要努力去爭取,因為大宋只要將那里完全收復,就可以將胡虜徹底關在門外了,進而,進可以橫掃草原、大漠重現漢唐疆土,退則可以有一個沒有外患的鐵通江山。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趙佶和王黼既希望在戰場上取勝,也希望在談判桌上獲利。

    烏歇和高慶裔攜帶著趙佶賞賜的金銀、茶葉和調膏等御用物品回到班荊館之后,他們心情很激動,久久難以平靜。

    尤其是烏歇,他笑呵呵地對檀棹說:“貴朝皇帝真是圣明,出手也大方,真是令人愛戴。貴朝殿堂宏偉,人口稠密,富甲天下,真不愧是大國啊!”

    高慶裔表面上也很恭順,稱頌之詞也不絕于口,但內心深處他對下榻在這郊外班荊館始終耿耿于懷。

    高慶裔覺得,應該爭取搬進都亭驛——他知道都亭驛是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驛館。在哪個驛館下榻,這不僅僅是關系到自己待遇的問題,更是事關大金國的面子。

    第二天,高慶裔便對趙良嗣說:“趙館伴,我們是大金國皇帝派遣的正式使者,不能總住在這郊外的驛館之中吧?從前,契丹使者每次來訪,你們都安排在都亭驛,為什么對我們大金如此輕視?”

    趙良嗣一聽高慶裔還在計較驛館,便連忙解釋說:“高副使千萬不要誤會,我們絕無輕視之意。只因為現在我們兩國往來之儀未定,所以才如此安排。將來一旦確定,立即按照禮儀約定之規格辦理。其實,兩個驛館條件差不多。當年,剛跟契丹修好之時,也是這樣辦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蕲春县| 桐乡市| 沂源县| 上栗县| 菏泽市| 突泉县| 嘉义市| 宁都县| 威信县| 九江县| 聂拉木县| 宁乡县| 西林县| 曲松县| 德州市| 海盐县| 闵行区| 永新县| 武宣县| 普洱| 唐山市| 天台县| 沙洋县| 平昌县| 克拉玛依市| 大新县| 宁波市| 垣曲县| 南木林县| 柳江县| 中西区| 原平市| 乌拉特后旗| 武清区| 博湖县| 隆化县| 汾西县| 安陆市| 海伦市| 宜城市| 息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