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殿試-《漢世祖》
第(2/3)頁
“鄆州王樸,太原王溥!”陶谷說道。
眉頭一揚,劉承祐的臉上,閃過極為明顯意外之色,不過意外之余,帶著喜色,并且很快恢復平靜。連見趙匡胤,劉承祐都能平和以待了,而況于這區區“二王”,實在難讓他心里起太大的波瀾。
不過,耳聞賢才,喜悅是避免不了的。正史上,歷后周一朝,王溥與王樸二者,都是十分有名的大臣,劉承祐對這段歷史小有涉獵,雖談不上詳知,但也有所耳聞,至少二王的名字印象還算深。至于是否同名而非其人,劉承祐倒不覺得有那么“巧”。
王溥入仕后漢,卻早為郭威所發掘,經廣順一朝,累遷至宰相。郭威給郭榮留下了不少賢能勇將,王溥便是其中佼佼者,在郭榮勵精圖治,威震八荒的過程中,扮演了極具份量的一個角色。
至于王樸,屬于大器晚成的典范,則為郭榮所舉,以其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同郭榮一道,打造出了一個宣德王朝,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雖則短暫,卻足夠輝煌。一篇“平邊策”,提煉出一個“先難后北”的戰略,便流傳于世。
“這是二人考舉之時,所作辭賦、策文!”見劉承祐果一副感興趣的樣子,自袖中掏出了兩份冊頁,上呈。
劉承祐拿著,閱覽起來,辭賦劉承祐沒那個興趣,欣賞水平也不夠,稍微瀏覽了一遍,著重在策論上。果如趙、陶所說,針砭時弊,言之有物。王樸大概是年紀長上不少的緣故,世事洞察,言辭不露鋒芒,倒是王溥,顯得年輕氣盛,直透時務,盡顯見識能才。
放下冊頁,劉承祐意態愈顯從容。
聽趙、陶之匯報,對于此次制舉,劉承祐心里也大概有所了解,少作思吟,朝二者擺出一副溫和的面孔,道:“辛苦二卿,操勞制舉之事了,朕很滿意!”
對視了一眼,縱使相看兩厭,但趙上交與陶谷還是十分默契地回道:“為國選材,臣等不敢言苦!”
劉承祐點著頭,眼神飄了飄,吩咐著:“制下,經省試考察通過諸科進士,明日辰時進宮,于廣政殿,不分科別,朕親自出題考核,點定狀元,重定名次。著諸宰及三館群英,作陪共監。”
兩個人不由互視,俱感訝然,這“殿試”在唐高宗朝便已有先例,但在經過制舉省試考定名次之后,再加一輪殿試,可是少見,就為了一個“狀元”?
心里雖有所疑問,但二者回應起來卻還是很干脆。
劉承祐突起念頭,卻是想到了自宋元之后,貢舉選材的三級考察規矩,施行了那么久,總歸有其道理,可以效仿。不過這一回,是完全拋棄“省試”的結果,一論而定優劣次序。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关县|
兖州市|
定安县|
乐陵市|
安多县|
广宗县|
射阳县|
孟津县|
中宁县|
崇仁县|
大英县|
溧水县|
临湘市|
桓仁|
宣城市|
瑞丽市|
南汇区|
合水县|
蒙城县|
辽宁省|
湖口县|
武功县|
略阳县|
罗平县|
临湘市|
塔河县|
武清区|
忻城县|
渑池县|
桂平市|
正阳县|
尚义县|
得荣县|
集贤县|
龙胜|
泰和县|
大姚县|
霍林郭勒市|
蒙山县|
泽州县|
漳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