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鳴沙匪-《漢世祖》
第(1/3)頁
賀蘭山脈縱橫三百余里,自北而南,層巒疊嶂,由急到緩,由高到低,如群馬奔騰,一路南下。
賀蘭山麓沿線,密布著大小缺口峽谷,聯(lián)通數(shù)十里東西,為拱衛(wèi)靈州及黃河河套,官府在賀蘭山缺口處設(shè)立有十幾處關(guān)卡、堡寨,其中不乏強關(guān)險塞,是官府掌控賀蘭山東西地區(qū)的重要據(jù)點與依仗。
去靈州西北兩百余里,又一道巨大的溝谷,名曰啰保大峽谷,,雖然地形崢嶸險惡,卻屬于溝通賀蘭山東西的重要途徑。
而距離啰保大峽谷不過五重山,一道人跡罕至的幽谷中,卻駐扎著一支隊,偷偷摸摸的隊伍。
深秋的賀蘭山嶺間,層林盡染,遍布枯黃,幽深曲折的小徑間,盡是枯枝敗草,空氣中彌漫著少許腐朽的味道,順著原始的山徑越往里走,則蒼莽之氣愈濃,直至深處,跨過一道山口,方才豁然開朗。
一座平坦的谷地坐落其間,整體呈葫蘆形狀,占地不大,但格外隱蔽,哪怕是在草木蕭疏的秋季,那如羽翼般展開的山壁,配合著濃郁的霧氣,也將這無名谷地深深地隱藏著。
谷地各處,明顯帶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平地上,一道柵欄將之?dāng)r為兩段,依著地行山勢,搭建著兩排十幾余間木屋茅舍,同時山壁之上,有幾口天然洞穴,里邊有隱約的火光傳出,外邊則有簡陋的土階通向洞穴深處。
顯然,這是一座營地,陳舊的建筑帶有歲月侵襲的痕跡,木屋茅舍雖顯簡陋,但一切都顯得有條不紊的。這,便是西北官府與武德司費盡心機想要追索的“鳴沙匪”。
深秋氣候寒涼,不過,比之更涼的是谷間的氣氛,有些陰冷,有些消沉。外邊只有幾名崗哨,顯得漫不經(jīng)心的,涼風(fēng)拂過谷地,讓他們瑟瑟發(fā)抖,不住地通過活動來驅(qū)寒。
然而,不論如何,在這賀蘭山嶺間,幾乎在官軍的眼皮子底下,存在這么一個相對完善的賊匪巢穴,還是很令人意外的。
山穴內(nèi)別有洞天,空間很大,足以藏兵儲糧,除了少許坑道有人工凋鑿的痕跡之外,其余都是天然形成,與室外谷地相比,要溫暖一些。
墻體間稀疏地插著一排松明燈,照耀著狹窄的甬道,晦暗不明,洞穴深處更顯深沉,墨色更深,仿佛隱藏著什么秘密一般。
順路往里探,兜轉(zhuǎn)幾次,便能發(fā)現(xiàn)一處巨大的空間,雖然空曠,但東西不少,顯得很完善,有桌有椅,像個會議大廳,有守衛(wèi),周邊生著爐火,墻上插著幾面勐虎旗,兩排兵器架上還擺放著好幾十件刀槍劍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宿县|
西华县|
汝阳县|
金华市|
武宣县|
洞口县|
衡南县|
逊克县|
昌图县|
涞水县|
达日县|
新营市|
沙田区|
巴青县|
武乡县|
巴彦淖尔市|
光泽县|
东兰县|
曲周县|
托克逊县|
塔河县|
永登县|
泸州市|
临漳县|
襄垣县|
福海县|
宜黄县|
正宁县|
黄龙县|
阿鲁科尔沁旗|
房产|
元江|
新巴尔虎左旗|
福州市|
兴隆县|
多伦县|
贵定县|
玉溪市|
宜兰市|
大埔区|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