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可能低估了自己-《大國體育》
第(1/3)頁
這兩場比賽打完,秦劍算是弄清楚這些亞洲職業選手的水平了。
他根本就不需要像夢境訓練里那樣小心翼翼,更不需要針對性的設計戰術,因為這些對手連當他陪練的資格都不夠。
但即便對手的戰斗力還不如一龍,他依舊不會太過輕敵大意。
這已經是他在兩百多場頂級職業比賽里養成的習慣了,拳擊這種運動哪怕實力超群,但總是整活也早晚要倒霉。
他可是要當中國格斗領域的獨孤求敗,所以絕不能留下一絲污點在身上。
至于賽后的那杯酒,只不過是一個做工精美的20ml小酒杯,以他的體重即便放到40年后都算不上酒駕,真的只是一種獨特的慶祝方式。
第二天,仍舊被南朝鮮,港臺地區,包括日本媒體加料報道的“中國十熊”,終于登上了返回中國的飛機。
這時候中國大陸外的人并不知道秦劍的存在,因為臺灣省和日本的媒體根本就沒有出現有關這兩場比賽的報道。
當然了,秦劍連續兩場秒殺對手獲得勝利,自然是成為了中國媒體的頭條新聞。
特別是這十名選手返回國內時,還一塊帶回了秦劍頭兩場比賽的錄像。
這下可好了,央視在新聞聯播上播放了兩段加起來還不到半分鐘的比賽視頻。
體育頻道也在當天把完整錄像進行了播放,但加起來也只有五分鐘罷了,甚至還包括了秦劍賽前溫酒,賽后送終的片段。
秦劍還不知道就在他進行第三場比賽的當天,國內幾家媒體已經派出記者準備現場報道他余下的比賽。
國內的電視、廣播、報紙,更是鋪天蓋地的對他振奮人心的表現進行了報道。
國內的老百姓也幾乎一夜之間就迷上了拳擊,別看這種運動雖然血腥暴力,但要是自己一方暴打對手的話,那就不再難以接受了,甚至比足球籃球還好看,還刺激!
秦劍自然是一夜之間就成了國家英雄,他的名字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
吳杰對此也只能感嘆,這個時代真是有“一夜成名”這種事情。
現在全國都能收到的電視頻道只有央視綜合和央視體育,如果再加上幾個廣播頻道一塊來報道某件有話題性的新聞,那身處新聞中心的人想不火遍全國都難。
這種事在廣告上也能體現,現在只要能在央視兩個頻道,外帶幾個全國性的廣播里做廣告,廣告效應絕對是空前絕后。
陳浩南和魯達便都準備在央視做廣告,他們成立的公司,一家叫“統一公司”,一家叫“黑山電器”。
當然了,今后生意做大后,這兩家公司會變成“統一集團”和“黑山集團”。
陳浩南已經從日本引進了香皂、洗衣皂、牙膏、洗發水的生產線,第一批產品已經贊助了不少體育部門,并且在不少大城市開賣了。
此外還有一條正在建立的方便面生產線,這是他明年準備發力的重點。
九十年代初,頂新集團靠著并沒有技術難度的康師傅方便面打進中國,每年光是這種單一的方便面食品就能從中國大陸卷走數十億人民幣,那可是九十年代啊!
陳浩南絕不會讓這筆錢被臺灣人賺走,明年他的統一方便面就要在內地開售,將來的目標當然是把臺灣那個還未崛起的同名廠商給收購過來,看看到底是誰統一誰?
魯達這邊還在艱難的消化從日本引進的彩色顯像管生產線,但他顯然低估了這個行業的技術難度,也高估了國內該領域的消化吸收能力。
這一年多別說生產落后一代的彩色電視了,不久前剛造出來的第二批原型機依舊遠遠達不到預期的性能,甚至都不如一些國內廠家用小作坊制造出來的彩電。
這就很蛋疼了,魯達一直在四處伸手要錢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他現在想要消化引進的技術,必須高薪聘請日方的技術人員來手把手指導。
但是索尼方面的要價簡直是獅子大開口,各種工資待遇,特別是先前從未說過的配套工廠需求,更是讓魯達恨不得馬上率領中國隊血虐日本隊一百分的沖動。
然而無奈的地方就在于此,他要是不請日方的技術人員親手指導,不按照要求建立更多的配套工廠提供零配件,然后聘請日本技術人員操作設備,那么高價引進的這條生產線和技術就都要白白浪費了。
此外除了高薪聘請日方的技術人員,他還要從國內其它廠家挖人,再出錢資助一些有學歷的員工,特別是那些大學生們去國外留學。
這些開銷算下來,實際上要比引進生產線和技術花的錢多幾倍了,更別提一些核心配件日方只賣不提供生產技術。
魯達現在有一種被套牢的感覺了,這怎么有點印度買航母的味道了呢?
但他的電器廠一年多下來也不是沒有收獲,至少在“自動洗衣機”和“冰箱”上的開發進度很快。
這個主要是因為國內在“自動洗衣機”上的技術不算特別落后,當然這種電器的技術含量也遠不如彩色顯像管那么高。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兴县|
名山县|
河源市|
辽宁省|
易门县|
灵璧县|
海丰县|
祁阳县|
达日县|
邮箱|
文成县|
临澧县|
罗甸县|
蓬溪县|
凤庆县|
大足县|
菏泽市|
苏州市|
和硕县|
宜宾县|
浠水县|
沧州市|
镇康县|
海林市|
牙克石市|
绥阳县|
诸暨市|
天柱县|
瓦房店市|
离岛区|
云梦县|
共和县|
石台县|
垣曲县|
丹巴县|
中阳县|
五家渠市|
牟定县|
鱼台县|
南江县|
丹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