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三百六十七章【冰層下的聲音】 這就難辦了呀。 科洛這個六親不認而且腦子一根筋的老混蛋,陳諾真的是沒辦法跟他交流。 這個家伙認定了選中者不能出去——具體什么原因,卻死活不說。 同時,這個家伙還被上一個和他一起在這里的選中者坑過。造成了他對選中者更加惡劣的印象。 所以如今陳諾再如何跟他交流,他就是死活不聽,死活不認。 · 南極。 章魚怪的紅圈基地所在地,西北五公里的位置。 一支隊伍正在冰原之上前行。 八月的時候,南極的氣候依然是處于挑戰人類極限的程度。 一場暴風雪剛剛肆虐完畢,狂風雖然停止,但冰原上的能見度依然很低。 這支前行的隊伍,顯然并不是什么科考隊,倒是更像一直極限挑戰的探險隊。 隊伍里的雪地車只有兩臺,但是全員的裝備卻看起來很精良。雪地靴,防寒服,還有一輛擺放著設備的雪橇。 隊伍在緩慢的前行著。 這是一支民間的私人的探險隊,由某個或者某幾個富翁組成——似乎歐美的富人特別熱衷于玩這種東西,探險,極限挑戰等等。 這支民間的探險隊,目標前往南極點。 只是不久前在前進的途中遭遇了風暴的襲擊后,隊伍在沿途的一個補給點等待了五天時間,耗費了不少給養。 最重要的是,在過程之中,隊伍損失掉了一臺雪地車,使得隊伍現在的負重就出現了一點問題。 當然,這個問題并不很大。 按照隊伍里專業的極地探險的服務公司派遣的向導的建議,是撤退。只是耐不住隊伍里的幾個金主一力堅持繼續往前——這幾個富人為這次南極探險運動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和準備時間。 如今都走到了這里了,卻要回去,哪里甘心? 而且,向導在評估了一下風險后,也認為繼續前盡的危險性并不大,和后方聯系后,對未來的天氣的預測,還有隊伍的行動力,給養儲備,人員的身體狀況等都做了評估后,同意了繼續前進的要求。 只是損失了一臺雪地車后,讓隊伍的負重能力一下被壓到了臨界點。 “如果再出任何意外,我們就只有回頭了,這一次是絕對沒有商量的余地的。” 向導對隊伍里的三個金主鄭重宣布:“哪怕是再多的錢,也買不來命。我會全力為各位服務,盡力保證各位完成這次極地探險的目標。 但是,命才是第一位的!” “只要你盡力,哪怕是失敗,我也會增加百分之十五的報酬。”隊伍里的一個探險成員,一個有錢的老板非常爽快的做出了承諾:“如果成功了,那么我會私人再額外支付你一筆報酬——可以不走公司的賬。” 向導看了看這個四十多歲的有錢客戶,嘆了口氣:“不用這樣,我是公司的合伙人,不接受私下的報酬。如果你愿意的話,可以把錢都轉給公司。” “ok!” 既然沒有問題,那么隊伍自然是繼續前進的。 向導時刻注意著修正前進的方向,每天都要和后方的后勤基地聯系三次以上,確定天氣的變化。 還有時刻關注衛星定位的坐標等等。 其實心中還是對這些有錢客戶滿是吐槽的。 但看在錢的份上……算了,自己就是吃這行飯的。 而且,這次的客戶也還算不錯了。至少都有一些常年運動的習慣,也有很多戶外探險的經驗。不是小白。 這個向導最怕遇到那種完全小白的客戶。 那種有錢,但是又想尋求刺激跑來南極旅游的客戶是最麻煩的,自大,缺乏對自我認知,缺乏對危險的預判和警惕,卻仗著自己有錢,認為全世界都要圍著他轉。 帶那種客戶是最辛苦也是最累的。 幸好,這次的三個客戶還算是講道理的那種。 至少…… 沒問出類似于“為啥這里沒有看到北極熊”這種愚蠢透頂的問題。 不是笑話,這種問題,這個向導還真的聽之前有愚蠢的客戶問過。 那是來自于m國紐約曼哈頓上東區的幾個所謂的名流富人,大概是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日子過膩歪了,跑來這里尋求點刺激,主要還是為了拍下照片和錄影,然后回去和同圈子里的人炫耀,給自己立點新穎和高級的人設。 · 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時間,最重要的是,看了一下溫度的變化,向導皺起了眉頭。 “我們前進的速度有點慢!”找來了自己的副手,向導對副手低聲道:“我們今天很難走到下一個補給點了,我們需要一點東西。” “是的,還有幾個設備需要電池,電量可能堅持不到我們返程。我們之前損失的那輛雪地車,掉進冰縫里的時候,一些備用的電池都在里面。”副手用手擋著風,在向導耳邊飛快道:“我就說我們該回去的!” “客戶的不肯,而且他們愿意多付錢。”向導看了一下助手:“你不是最近也很需要錢么。” “好吧!但愿不要再遇到更糟糕的情況了。” “現在的情況還好,不算最糟糕,我可是遇到過更糟糕的情況。”向導自信的笑了笑。 作為業內經驗豐富的金牌向導,擁有豐富的南極探險的經驗,他自信這次還是可以完成行程的——還能趁機多賺一筆。 “我們可以把設備合并一下,節約電量,除了需要聯系的時候之外,讓設備關機。至于衛星坐標的確定……這條路我們走了太多次了,只需每天找幾個時間開機核查一下坐標就好了。 這么一來,我們可以節約大量的用電,可以讓電池支撐到返程結束。” 副手提出了一個可行的方案。 向導想了一下,點了點頭,認同了這個建議。 但是他忽然心中一動:“我有個更好的想法。” 副手:“?” “我有個朋友,就是上次在喬治王島上和我們喝酒打架的那個,你還記得他么?” “……記得。” “他是一個專門負責極地物資銷售供應的大公司的人,我跟他打了十多年交道了! 我上次聽他說過一個消息,說有個大型科研機構,在這里弄了一個監測點,而且那個監測點后來遇到暴風雪后被廢棄掉了。 但是遺留下了很多設備……他們在那兒購置了很多監測器,只不過那些監測設備后來應該都已經完成使命了! 我們可以過去那個地方,撿一些他們拋在那兒的設備,把里面的備用電池拆卸下來,沒準能得到一些補給!” 說著,向導拉著副手走到了一個雪地車的后面,背著風拿出了地圖來,飛快的用鉛筆在上面的一個位置畫了個圈。 “我記得上次他說過,大概就在這個位置!距離我們現在的位置不遠!走過去的話,今天就能走到!” 副手看了一眼地圖:“那要繞一點彎路,多走好幾個小時。” “找到電池,對我們更有利。”向導堅持自己的想法:“保證設備的運行,對安全更好。” 思索了一下,大概是覺得多走幾個小時的彎路不算大事兒,而且地圖上看來,附近這片區域沒什么危險性,而且天氣預報也沒有什么壞情況發生。 于是副手點了點頭:“好吧,你是頭兒,你說了算。” · 幾個小時后。 原本紅圈基地的外圍,探險隊已經慢慢的接近。 在幾次核對地圖和坐標后,看著標志性的兩片山坡,向導確定了自己沒找錯地方。 原本紅圈基地的建筑已經完全消失,目測看來已經完全看不出任何的痕跡,當初的那場爆炸造成的地下冰川塌陷后,更神奇的是,事后章魚怪公司進行勘測和挖掘,也找不到半點殘留——就連地下也是一樣。 就仿佛這個地方,恒古以來就是如此的地貌,完全沒有任何人工建筑留下的痕跡。 · “我們為什么跑到這里來了?我們好像是偏離了行程路線吧?” 隊伍里的一個金主探險者開始產生了疑問。 “在這里尋找一些補給,放心吧,一切都在控制內。”向導安撫了一下金主,然后開始指揮手下四處尋找。 這支探險隊的配置是,四比三。四個探險公司的工作,三個花錢的探險者。 一個總向導,帶著三個助手。三個助手負責一對一的為一個金主服務。向導擔任領隊。 紅圈附近的尋找結果,只找到了幾臺章魚怪人員撤離后留下的勘測儀器。 但時間經過了十個月多的時間,這些儀器早就停止了工作。 還有一臺衛星的訊號發射器,也已經停止了工作。 “有能用的東西么?” “找到一些,都是好東西,但不知道能不能用,埃克特正在拆卸,看看里面有沒有備用電池,運氣好的話我們也許能弄到一些。” 向導和手下忙碌了會兒,然后指揮人沿著尋找到監測儀器的地方繼續尋找。 天色原本就很黑,此刻兩座山坡中間的開闊地帶,卻剛好行成了一個略微避風的環境。 “我們今天就在這里休息了。”看了看時間,判斷了一下大家的行走的距離后,向導認為隊伍里的人體力已經到了臨界點了,做出了決定。 三個金主探險者商量了一下后,推舉出了一個看了起來氣勢最強的過來和向導交涉。 “我們遇到了什么問題么?” 面對金主的質疑,向導只是以安慰為主:“放心吧,沒有問題,我們只是在這里尋找一些可以用的物資,這里是一個科研機構留下的廢棄的監測點,在這里找一些能用的東西…… 我們損失的那輛雪地車里,有一些備用電池,現在我們缺這些東西。” 金主又追問了幾個問題,都被向導安撫住了,然后才滿意的離開。 搭建帳篷大家一起動手,很快就完成了,還有睡袋——這些東西,金主們顯然也擁有良好的素質,自己就能完成,也接受過一些培訓,一路上都自己做熟了。 還有一個金主,則拿出了相機來,四處拍攝,這些照片回去之后都是和朋友們炫耀的好素材。 2002年這個時代,還不是十多年后的社交媒體時代,沒有非死不可,沒有ins,但想炫還是可以炫的。 比如這個拍照的家伙,除了是一個金融資本新貴之外,平時還是一個業余的攝影愛好發燒友,攝影技術也頗為不錯——就普通人而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