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78章 王牌記者采訪記-《重生之實業大亨》


    第(1/3)頁

    棉花增產十五萬噸可是大功一件,自然要大肆的報道一番。

    于是幾大官媒派駐在當地的記者紛紛行動起來,深入到一線進行采訪,將第一手的資料發回總部。

    有些節目組甚至還專門派記者前往西北,做一些深度的報道。

    《焦點談談》的王牌記者孔振龍,便是其中之一。

    農場的倉庫里面堆滿了打包好的籽棉。

    農場場長指著堆成堆的棉花,對身邊的孔振龍介紹道;“孔記者,這個倉庫里大概儲存了兩千噸的棉花。”

    孔振龍立刻走上前去,看了看外面的標簽,上面有批號,有包號,還標明了毛重是228.5公斤。

    籽棉這種東西,打包的時候重量不會那么的精確,所以往往只會標明一個毛重,生產建設兵團的棉花,每包的毛重大概在225公斤到230公斤之間。

    孔振龍查驗完畢后,開口問道:“剩下的那幾個倉庫,也都是這種棉花么?”

    場長點了點頭:“沒錯,打包好的都會先存到倉庫里妥善保管,另外還有幾個倉庫是沒有打包的。現在是一邊收割,一邊打包。”

    “還有多少棉花沒有收割完?”孔振龍又問道。

    “我們農場大概還剩下四分之一吧!”場長開口答道。

    “我能去棉花收割現場看一看么?”孔振龍又問道。

    “當然沒有問題,孔記者,你少等,我找輛車帶你過去。”場長開口說道。

    沒過多久,孔振龍就來到了棉田里,并且親自坐上了一輛棉花收割機,嘗試了一番收割棉花的樂趣。

    幾日前坐在棉花收割機上還手忙腳亂的牛班長,現在卻化身為老師,在教孔振龍開棉花收割機。

    片刻后,孔振龍走出了駕駛艙,然后看了看后面的盛放棉花的貨箱。

    “這一會兒的功夫,就收割了這么多棉花了,這個棉花收割機的工作效率可真夠高的。我估摸著這么一臺機器,怎么也能抵得上大幾十人吧!”孔振龍開口說道。

    “何止啊,我覺得這一臺機器能抵上百人。”牛班長說著,指了指周圍已經被收割的棉田,接著說道:

    “記者同志,你看這周圍,上萬畝的棉田都是我們班收割的,我們一個班才幾個人啊!這要是換成人力采摘的話,我們整個團來了都干不完!”

    “這么厲害!”孔振龍忍不住贊嘆了一句。

    牛班長老臉一紅,撓了撓頭,開口說道:“孔記者,你把我們班夸得都不好意思了!”

    孔振龍尷尬的咧了咧嘴:“牛班長,我夸得是這個棉花收割機!”

    ……

    采摘棉花的季節臨近尾聲,大批的勞動力開始離開大西北,懷揣著辛苦兩個月賺來的工錢,踏上了返回家鄉的旅程。

    往東的火車上,處處洋溢著喜悅的味道,這味道是方便面、是八寶粥、是火腿腸、是鈣奶餅干散發出的氣味,這些底層勞動者平時不舍的吃的食物,在回程的火車上卻隨處可見。

    賺到錢的采棉大軍往往會選擇奢侈一次,在這火車上吃點好的,犒勞一下自己,也是在向分享自己心中的喜悅。

    對于勞動者來說,他們已經品嘗到的收獲的味道,而對于扒手們而言,同樣也是收獲的季節。

    這些返鄉的勞動者們,都是通過摘棉花賺到錢的,自然也是扒手行竊的最佳目標。

    雖然銀行早已經有了匯款的功能,異地的存款取款也完全不是問題,但總有人舍不得花手續費。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也是信不過銀行,總覺得賺了錢要貼身帶在身上,心里面才踏實,把錢存到銀行里反而會不安全,生怕銀行把錢給私吞了。

    這種心理反而給了扒手或者騙子可乘之機。

    扒手和騙子都是專門盯著這種身上帶有比較多現金的人下手,各種手段和套路層出不窮,即便是始終懷揣著警惕性,也免不了會中招,損失錢財。

    畢竟扒手和騙子都是指望這些手段吃飯的,任何技能一旦上升到飯碗級別,那就不是外行人能夠挑戰的了的。

    其實即便是在現在,很多上了年歲的人依舊是信不過銀行的,即便是國有四大行也是照樣不信。

    在很多的城市,每當到了退休人員發工資的日子,大爺大媽們便會扎堆在銀行門口排起長隊,要取走這個月的退休金,有些人干脆拎著一個馬扎子,做好長時間戰斗的準備。

    大爺大媽們并不是真的缺錢,而是擔心退休金發下來,不趕快取出來的話,就要被銀行給吞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远县| 东宁县| 鹰潭市| 微博| 呼和浩特市| 璧山县| 桃园县| 新沂市| 杨浦区| 太和县| 孙吴县| 三河市| 宁远县| 永定县| 赣州市| 侯马市| 五指山市| 阳新县| 仙居县| 舟曲县| 嘉祥县| 浮山县| 濮阳县| 宁夏| 桐梓县| 榆社县| 湛江市| 聊城市| 宁强县| 普兰店市| 英德市| 嘉禾县| 宁明县| 图木舒克市| 荣成市| 红安县| 德庆县| 云安县| 汝州市| 开阳县| 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