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點對科技樹-《重生之實業大亨》
第(3/3)頁
好在馬斯克卻有一個天馬行空的腦瓜,他搞出了一個一體化壓鑄技術,給汽車生產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這項技術讓汽車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大眾生產一輛汽車的時間,特斯拉就能生產三輛,汽車生產也進入到第五階段。
新技術使得特斯拉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當年土豪們花了八十多萬,買了續航300公司特斯拉,看看現在賣二十多萬的同款,深刻的體會了一次當“大冤種”的感覺。
不過二十多萬買車的也別覺得賺了,以特斯拉的生產成本,未來還有很大幅度的降價空間,大冤種沒機會當,小冤種總是免不了的。
特斯拉早期的一體化壓鑄,只是將車身的幾十個零件整合在了一起,這算是一體化壓鑄技術1.0版本。
而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CTP技術,是現在新能源車生產的主流,算是一體化壓鑄2.0版本。
CTP技術全稱Cell To Pack,就是減少了或去除了電池模組,直接將電芯、電池殼整合掛到車身底盤中,也就是媒體上俗稱的“電池三明治”。這樣的話一輛汽車能節約300到500個零部件。
比亞迪在CTP技術上更進一步,研發出了CTB技術,也就是“電池車身一體化”的理念,算是一體化壓鑄技術的3.0版本。
這項實現了電機高扭轉的剛度,也讓車身的一部分參與了傳力和吸能??偟膩碚f就是讓車動力更強,也更加安全。
……
王總帶著李衛東,又來到了另一間實驗室。
“這是我們研發的氫能源電池!”王總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研發難度比我們想象的簡單,就技術層面而言,量產應該不是問題。”
“專利限制呢?日本在這方面幾乎有著專利的壟斷,要是搞量產的話,恐怕繞不過日本的專利?!崩钚l東開口問。
“專利也不是問題,已經有日本企業向我們發出了合作的邀請,他們愿意分享在氫能源方面的專利?!蓖蹩傞_口說道。
“日本人的條件苛刻么?”李衛東馬上問。
“以日本掌握的專利數量,如果真的愿意向我們開放,那么他們的要求還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蓖蹩偦卮鹫f。
“日本人愿意提供的專利技術,應該不包括氫氣的生產、運輸和儲存吧?”李衛東又問道。
“氫氣生產方面的專利,日本掌握的也不多,至于運輸和儲存方面倒是有一些,不過在我們前期的接觸當中,對方不愿意過多的透露,倒是氫能源電池應用方面,日方是比較愿意分享技術的?!蓖蹩傞_口說道。
李衛東思量了片刻,開口問道;“也就是說,在氫能源應用方面,日本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而且愿意分享。但在氫氣運輸和儲存方面,日本大概率掌握了核心技術,但還是想吃獨食。至于氫氣生產的技術方面,日本人也是半斤八兩,沒有多少領先?!?
“我們的戰略部也是這種研判。”王總點了點頭。
“呵呵,看來還是得點對科技樹啊!”李衛東笑著長嘆一口氣。
“科技樹?”王總遲疑了一下,隨后開口說道;“這是游戲里的說法吧!你的意思是日本人走錯了路?”
“說日本押注氫能源就是點錯科技樹,這還為時尚早。但我們現在研發的鋰電池,肯定是沒錯的。鋰電池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固態電池的發展方向是我們能看得到摸得著的目標!”
李衛東接著說道:“關于氫能源,我認為短時間內很難成為主流能源。我們在氫能源應用方面的研發可以繼續,甭管有沒有用,先把能申請的專利都申請到,萬一哪天氫氣的生產取得突破性進展,那咱們就吃現成的!”
……
進入到二十一世紀10年代以后,有關氫能源的話題就從未停止被炒作過。相比起傳統的化石能源,氫能源的確有諸如發熱值理想、燃燒性好、利用率高、耗損少,環保等優勢。
日本是最高開始大規模研究氫能源的國家。日本對于氫能源的研究,始于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日本作為能源進口國,在當時的石油危機中受到了巨大的傷害,而日本又是一個危機意識特別強的國家,所以在當時日本就開始對非石化的能源產業進行布局。
除了石化能源之外,其他能大規模提供能源的無非就是水力、風能、核能、太陽能,以及氫能。
日本沒有大江大河,水力發電是無望了,而太陽能發電不穩定,不適合規模工業使用,這兩者都被日本所排除。
風力發電被日本寄予厚望,日本在這方面的研究也曾領先于世界,但是日本很快發現,他們發展風電有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沒有地方安裝風力發電設備。
跟歐洲國家相比,日本國土面積其實也不小。但是日本適合安裝風力發電機的地方,恰恰都是適宜人們居住的地方。
風力發電過程中噪音是非常大的,所以中國的風力發電機都是安裝在西部無人區,然后用超高壓輸電技術將電力輸送到東部。若是將風力發電機安裝在居民聚集區,那老百姓都不用睡覺了。
后來日本也嘗試建立海上風力發電站,但是這東西建在海上成本實在是太高了,投資100億日元建設的的設備,也就夠1萬戶家庭用電使用,這還不包括維護成本,想要用于工業更是不可能。
日本搞風力發電有技術但沒條件,就只能將重點放在了核能和氫能上面。而日本在核能研究上面,一度也是領先全球。
然后就是2011年的福島核事故,使得日本民間一片反核的聲音,核能成了政治不正確的產物。最終日本只能押注在氫能源上面,安倍政府甚至將發展氫能源定為了日本國策。
氫氣屬于二次能源,跟石化能源不同,在大自然中沒有儲存,想要應用氫能源,就需要先生產氫氣。
生產氫氣的方法也不是什么工業難題,無非就是電解水法、水煤氣法、石油天然氣熱裂合成法、焦爐煤氣冷凍法等幾種。這些方法都能生產氫氣,但卻無法利用在氫能源領域。
比如用電解水制氫需要消耗電能,那為什么不直接使用電能?干嘛非得分解氫氣再去發電?
同樣的道理,水煤氣法得用到煤炭,熱烈合成法得用到石油或者天然氣,要是真為了獲取能源,那直接燒煤,直接燒石油和天然氣唄!
所以只要是氫氣生產沒有取得革命性突破,那么氫能源的應用就是脫了褲子放屁!
氫氣的運輸和儲存也是一個問題,氫氣這東西畢竟是具有可燃性的,一點火星子就能引起大爆炸,這在運輸和儲存方面會有極大的安全疑慮。
將氫氣變成液態,倒是方便了儲存和運輸。但氫氣的液化又得用到大量的電,等于是為了運輸能源,反而要消耗更多的能源,這又回到了成本問題。
在氫氣的儲存和運輸方面,日本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占有了大量的專利,甚至可以形成專利的壟斷壁壘。同時在氫能源的應用方面,日本也是領先于全球,不僅僅是氫能源電池,其他應用方面同樣擁有大量的專利。
最開始的時候,日本是打算獨吞氫能源這塊蛋糕的,日本企業也死抱著專利不放,豐田汽車更是下重注押寶氫能源電池。
于是其他國家都不跟日本玩了,讓日本自己去做氫能源電池吧,我們搞鋰電池。
當鋰電池技術發展起來以后,日本這才意識到問題,這才開始開放氫能源電池的技術,希望大家也跟日本一起搞氫能源電池。
日本的目的還是希望將氫能源普及開來,而普及一種新能源的最佳方式,就是交通工具。
人類將蒸汽機安裝在火車和輪船上,讓煤炭成為主要能源;人類又將內燃機安裝在汽車和飛機上,石油成了主要能源。
一旦汽車都用上了氫能源,那么氫能源在其他方面的應用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日本才愿意分享氫能源應用技術。
而當全世界都在大規模使用氫能源的時候,日本所掌握的儲存和運輸技術,將會是極其巨大的市場。試想一下,一種主流能源的儲藏和運輸技術,全都被日本所掌握,足以讓日本重返最輝煌的時代。
只不過氫氣生產的那一關,始終是跨過不去的門檻、另一邊鋰電池性能越來越好,固態電池也開始應用。
在整個電池供應鏈當中,中國企業幾乎壟斷了稀土冶煉,牢牢控制了供應鏈的上游;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有技術有產能,在中游產業鏈中擁有絕對話語權;豐田、本田等日本車企一直專注于混動,在純電動汽車領域發展滯后,在下游產業鏈毫無優勢。
此時的日本想要轉向已經晚了,還是那個道理,日本的體量不夠大,路一旦選錯了,已經沒有回頭的資本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市|
阜新市|
巨野县|
平乡县|
五大连池市|
金川县|
九龙县|
潢川县|
宁德市|
新巴尔虎左旗|
凭祥市|
津市市|
九江县|
霞浦县|
图片|
修文县|
荆门市|
东阳市|
元朗区|
东乡族自治县|
会理县|
桐城市|
黑水县|
本溪市|
阜南县|
岑巩县|
延安市|
河东区|
无为县|
遂平县|
陇川县|
乐都县|
宁晋县|
吴江市|
巍山|
突泉县|
木兰县|
咸宁市|
横峰县|
文成县|
仙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