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隨手打開就是驚喜-《繼承三千年》
第(1/3)頁
郎世寧是清朝初年來華的傳教士中聲譽卓著的一位意大利畫家。他供奉清廷達五十一年,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為宮廷繪畫數以百計,受他影響的中國畫家有很多。
由于他擅西畫法,而乾隆帝后來逼迫他以中國毛筆繪寫,因而他的人物、花卉、翎毛與山水作品,極富中西合璧風格,使清代宮廷畫為之耳目一新,在清代畫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這幅《火雞圖》為設色絹本,尺幅甚大,縱約1米,橫約1.8米,畫幅右上方有文華殿大學士于敏中題寫的乾隆帝御制《火雞詩》一首,款署:“臣于敏中奉勅敬書”。鈐有:“臣敏中印”、“報國文章”朱文私印二枚。
畫面右下角有金廷標楷書題:“臣金廷標恭畫”款,并鈐有:“廷標”白文私印一枚。
這幅畫的畫面中心位置繪一只兀立于石上的火雞,雞首轉向畫的右側,雙目炯炯,利喙彎曲,雙爪緊緊抓住石頭。
畫面的右邊是一棵彎曲盤繞的青松,樹皮斑駁蒼勁,松枝虬蟠其上,針葉寫形亦寫意,形意俱佳。
畫幅左下角繪扭首啄羽的火雞,似顧望山石中湍急的溪流。火雞上部繪棕紫色靈芝,右下角繪白色牡丹,四周兼有幾株小花點景。
整幅作品火雞、靈芝、牡丹用西法,點景樹石筆是傳統的水墨面貌,火雞造型準確,寫實逼真,羽、啄、爪富有質感,運用了透視、明暗、層次等西洋寫實技法要素來表現。
牡丹雍容華貴,敷色鮮活,嫵媚可人。畫面背景古雅,火雞、牡丹精工寫實,兩者結合色調和諧統一,此為中西合璧的佳作無疑。
此幅《火雞圖》除著錄于《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外,還先后出版于中華民國十八年(1929)《中國名畫集》第三十三集,以及中華民國二十年(1931)《湖社月刊》第三十一冊。
郎士寧和金廷標合作的這一幅《火雞圖》,著錄完備,傳承有序,絕對是清代畫作中的精品之作。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淳县|
尖扎县|
宝兴县|
石河子市|
木兰县|
东至县|
岐山县|
千阳县|
江津市|
吉木萨尔县|
商南县|
固阳县|
张掖市|
长治县|
上犹县|
南充市|
内黄县|
建宁县|
元江|
潞城市|
藁城市|
大化|
石台县|
遵义市|
许昌市|
绥棱县|
米泉市|
定南县|
宜州市|
天门市|
安化县|
内丘县|
彰化市|
耿马|
荔浦县|
舒兰市|
北流市|
合阳县|
精河县|
泰和县|
定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