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80章 好奇-《繼承三千年》


    第(1/3)頁

    等唐正山把《平安帖》收起來,交到肖半夏的手中,秦華禮催促道:“趕緊把你準(zhǔn)備的那幅畫也拿出來吧,大家都等著開開眼呢。”

    “不要著急,我現(xiàn)在就給大家打開。”

    唐正山把一個頗有古意的卷軸拿出來,在桌子上慢慢打開。

    這幅畫剛剛展開過半,肖遙就說道:“竟然是王蒙的《稚川移居圖》!這份禮物太貴重了,唐總真是有心了。”

    肖遙雖然沒有見過《稚川移居圖》的原畫,但作為一名頂尖兒鑒定家,他對于王蒙能夠流傳到后世的這幅名畫自然并不陌生。

    僅僅看到這幅畫上方密密麻麻的鈐印和題跋,就足已經(jīng)讓他辨認(rèn)出這是哪一幅古代名畫了。

    《稚川移居圖》雖然不是王蒙登峰造極的代表作,但卻也是他深具個人藝術(shù)特色的成熟之作。

    “元四家”之一的王蒙,自小得其外祖趙孟頫言傳身教,又得以飽覽趙氏所藏前代名跡,故其畫藝高超,迥出時流,為時人交口稱譽(yù),青年之時便已經(jīng)譽(yù)滿天下。

    以東晉葛洪移居羅浮山煉丹故事為題材的《稚川移居圖》,王蒙曾創(chuàng)作過兩張。一張藏于京都故宮,另一張就是眼前這一幅畫了。

    現(xiàn)藏京都故宮的一張尺幅略大,設(shè)色也比較濃重,為王蒙早年作品。眼前這一幅畫《稚川移居圖》是王蒙晚年所作精品,在藝術(shù)水準(zhǔn)上超過故宮藏件。

    王蒙在繪畫藝術(shù)上的成就備受歷代名家的推崇。

    與其并為“元四家”的倪瓚就曾經(jīng)在《題王叔明巖居高士圖》一詩中對其盛贊道:“臨池學(xué)書王右軍,澄懷觀道宗少文。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

    我國書畫史上幾為里程碑式人物的繪畫“南北宗論”創(chuàng)始者董其昌,首次見到王蒙《青卞隱居圖》,也神情激動,擊節(jié)拍案,為之題詩,號稱“天下第一王叔明”,推崇之意可見一斑。

    至于近現(xiàn)代諸大家,更無一不對王蒙推崇備至,如一代山水大家張大千,潛心研究歷代名家畫風(fēng),也曾積十?dāng)?shù)年之工浸淫王氏苑囿,,刻苦鉆研以求入室登堂。

    肖遙這么快就辨認(rèn)出這幅畫是王蒙的《稚川移居圖》,完全是因為這幅畫上面的題跋太多,太明顯了。

    此件上有王蒙同時期的分別以詩、書、畫、學(xué)名重一時的如韓性、倪瓚、陶復(fù)初、陳則等人的題詩。明中期后又入大收藏家項元汴藏笥,項氏并于其上鈐印近20余枚,其中本幅9枚、題詩9枚。

    右上角等處鈐印,也可能是項氏所有,因剝落已無法清晰辨認(rèn)。如此之多的鈐印,僅次于現(xiàn)藏京都故宮的項氏原藏《神龍本蘭亭序》,極見珍賞。

    有意思的是,《稚川移居圖》和《神龍本蘭亭序》鈐印的規(guī)制亦如出一轍:即不僅在本幅上大肆鈐蓋,且在各家的題詩或題跋署款后亦多加鈐印。

    這些都是鑒定真?zhèn)蔚闹匾罁?jù)。

    聽到肖遙的話后,眾人都為之一陣。

    等到這幅畫完全展開,王小先、陸亞鴻、秦華禮等人紛紛圍攏過去,細(xì)細(xì)鑒賞。

    其他人湊不到近前,只能站在稍遠(yuǎn)處觀看。

    細(xì)細(xì)鑒賞一番之后,秦華禮心情激蕩,忍不住說道:“以詩歌傳誦,是為史詩;以圖畫載人,是為畫史,姜紹書曾稱之為‘無聲詩史’。以此觀之,王蒙《稚川移居圖》以稚川移居之事,暗指當(dāng)時道家風(fēng)行之時事,繪一時之盛,寓意深遠(yuǎn),又合乎當(dāng)世俊彥七人之詩事,確實當(dāng)?shù)闷甬嬍分?

    而其筆墨秀潤、皴點高妙、布置雄偉,迄今仍然流傳下來的所有王蒙畫作之中,恐怕除了他的巔峰代表作《青卞隱居圖》,應(yīng)該就屬這一幅作品的藝術(shù)成就最高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治多县| 吉林市| 巴林左旗| 田阳县| 连南| 民权县| 清水县| 灌云县| 郑州市| 凭祥市| 新津县| 元氏县| 嘉荫县| 修水县| 辰溪县| 长宁县| 宜君县| 峨边| 邢台县| 家居| 龙胜| 丹寨县| 韶山市| 滁州市| 沁源县| 古交市| 易门县| 偃师市| 九江县| 临夏市| 洪湖市| 武平县| 巨鹿县| 梓潼县| 清丰县| 浙江省| 鱼台县| 乌拉特中旗| 沿河| 洪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