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臨陣脫逃-《貞觀俗人》
第(2/3)頁
“北燕州的兵也要輪番到長安去宿衛上番?關中的兵也要輪調來北燕州守境戍邊?”秦瑯覺得這個軍制有些問題,從北燕州到長安一東一西,一千多里遠啊。為什么就不能直接讓北燕州的兵駐守邊境呢?
李玄道回答這是朝廷的府兵制度,就好比打仗的時候,朝廷會從各個統軍府里抽調兵馬,然后集結起來重新編制,再選派將領軍官們統領一樣,并不會說直接讓各個統軍府的統軍、別將帶著麾下統軍府府兵直接上陣一樣。
李玄道遞給秦瑯一張圖,是幽州都督府六州地圖,上面標記了各州、軍、守捉、城、鎮等的位置,從圖上看就要明了的多。
幽州都督府下七個軍,皆設置在陰山下,沿長城一線。而幽州這個重鎮,州內卻并未設軍,而是環幽州城四面設立了多個軍城,如籠火城,廣陽城,常道城,都山城,古路城,回城等。
在幽州一東一西兩個重要的關隘處,則是軍都關(居庸關)和渝關(山海關附近),長城一線的關口,如北口等又設立了北口守捉、鹽城守捉、洪水守捉、渝關守捉等。
這些軍城、守捉堡、鎮寨、戍堡等構筑了幽州防線。
軍一級的城堡里駐有千人以上五千人以下的邊軍,守捉則少的三百,大的千余。至于鎮,則一般是幾十到幾百人,戍則多是十幾人到幾十人。
不論是軍還是守捉還是鎮、戍,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皆據城寨堡壘而守,扼守關津要隘。
士兵皆是輪調過來守邊當值的,并不全是河北或幽州兵。
秦瑯還挺高興,覺得幽州防御網挺嚴密的,結果李玄道馬上給他潑了盆冷水。
“名義上幽州都督府有七軍四守捉二鎮十三戍兩關,當有駐防邊軍三萬七千五百人,然我清查兵籍花冊,發現虛額嚴重,且有許多在籍之兵,老弱病殘不能戰。甚至兵籍有名,而查實無人。”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一是當年羅藝歸唐后造幽州兵冊上報,他有虛報。
再是許多將領故意虛額吃空餉等等。
幽州歸附朝廷雖早,但朝廷真正控制幽州是在平定劉黑闥之后,實際也才就這兩三年時間,根本還沒有理清楚,加之當時坐鎮幽州的是李瑗和王君廓兩人,李瑗無能,王君廓卻是野心勃勃,在里面動了不少手腳。
而羅藝舊部王詵等人,也沒少弄虛作假。
“李長史的意思,我們現在兵不夠,還不能打?”
“除此之外,還存在著士兵缺少訓練,裝備不齊全,統領無序的問題。”李玄道直言,王君廓、王詵等人之前都只顧著自己的勢力,對自己的嫡系人馬當然是十分優厚,裝備錢糧都先盡著他們,然后其它的一些部隊,就懶得管了。
加之邊軍本就是輪戍,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主官不愿意善待他們,他們又豈愿意認真賣命?
于是來了之后,大多是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其實不僅是我們幽州,河東的代州等邊地也多有這些問題,要不然這些年,突厥人豈能如進自家后院串門一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幾次入侵,邊軍都被打的丟盔棄甲甚至全軍盡沒,都是因為積弊太多。”
大唐比較能打的,也就關中的那些百戰府兵了。
秦瑯看著手里的地圖,軍城鎮戍堡壘設置的倒多,防線本來很密,可如果沒有兵,不能打,那就空有其表。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都县|
屯留县|
井陉县|
江安县|
那曲县|
武冈市|
顺平县|
多伦县|
盖州市|
芦溪县|
潮州市|
成武县|
方城县|
禹城市|
大田县|
苗栗市|
金门县|
深泽县|
射洪县|
青田县|
莱阳市|
凌云县|
宜宾市|
交口县|
石河子市|
中山市|
兴化市|
中宁县|
彭山县|
晋城|
怀集县|
龙江县|
湘潭县|
香港
|
三都|
东兰县|
大安市|
佛教|
海丰县|
泽普县|
通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