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1章 清理門戶-《貞觀俗人》
第(2/3)頁
秦瑯早就跟子孫們談過呂宋和大唐的關系,呂宋永遠是中原大唐的藩屬,秦家當然不會放棄在朝中的關系,也不會放過有機會入兩府為相的機會,但這些都是有前提的。
秦家子弟入朝為相,只是成為秦家在朝代言人,同樣也是要服務大唐,忠于社稷。
是要維護好大唐和呂宋的現有關系,保持安穩狀態,而不是讓個別子弟滿足他們的個人野心。
秦倫當宰相,這不是什么不行的事,但秦瑯認為秦倫的資質和能力,到現在這個位置已經夠了,是時候退下來,給其它秦家子弟讓位。
比如說秦孝忠現在展現出來的能力比秦倫更弱,那么秦倫辭相回南洋,就可以給秦孝忠鋪路,今后讓秦孝忠有機會更進一步。
在嫡次子和庶長孫之間,秦瑯認為秦孝忠更有能力做首輔。
“就算讓二十一郎再做幾年樞密副使,然后讓他做一任樞密使也沒什么吧?”
“有能力的話,當然沒事,但問題是秦倫的能力和他的野心不匹配,如果支持他繼續向上就容易出事,況且,我打算支持孝忠十年后做上中書令的位置,那么現在讓秦倫離開,也更能讓皇帝和朝廷其它宰執們接受。”
秦家總不能到時一個中書令再來一個樞密使吧,就算皇帝年輕,估計也不能接受,朝野本就有許多人對秦家有異議,要是這樣搞,就更容易被人反對。
“其實南贍島現在雖然荒涼,可卻是塊寶地,比眼前的棉島更過千百倍的,既然秦倫不珍惜,那我便收回吧。”
“三郎在擔心什么?”
張超問,他跟著秦瑯也幾十年了,當年從他的侍從做起,漸漸成長為秦瑯手底下的重要家臣,甚至也曾做過呂宋的內閣學士,主持過呂宋的內政。
秦瑯和他都年輕大了,但秦瑯絕沒糊涂。
他對秦倫不肯回來反應這么大,肯定有什么更深層次的擔憂。
“文遠,高處不勝寒啊,秦家到了如今這個境地,看似表面風光無限,其實卻也是如履薄冰,每一步也都是很危險的,走錯任務一步,滿盤皆輸。”
“自開元朝末年以來,我們秦家就一直如同是在懸崖上走鋼絲繩,在雞蛋上跳舞。風光的背后,是暗伏的危機,有多少人是想看到秦家倒下的?很多,很多。”
“秦家能夠走到今天,除了幾代人的功績,尤其是屢次能在關鍵時候站好對,建立定策擁立之功最為關鍵,但是除了特殊的功勛外,我們秦家能夠一直屹立不倒,更關鍵的還在于我們知進退。”
從大唐高祖太原起兵以來,立過功勛的大臣還少嗎?但一路走來,倒下的更多,有幾個能夠一直不倒的。
唐初的劉文靜,是第一個倒下的開國功臣、宰相,然后貞觀初的裴寂,武德朝第一重臣宰相。
再后來被李世民親自弄死的侯君集、張亮、李君羨等,可都是當年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的西府心腹大將。
開元朝對李承乾有擁立輔佐之功的長孫無忌、高士廉、褚遂良等一干元老,曾經也風光赫赫,可倒下的時候,又豈有完卵。
說到底,不管是開國之功還是定策擁立之功,都只能換來一時的榮耀風光,可想要維持下去,這些可不夠。
那些被李家皇帝殺掉的功勛大臣,誰家沒有一兩面免死金券呢,但誰有的金券又起過作用?
所以關鍵的不是立的功大,而是懂進退。
“當你進入政事堂,尤其是當你有朝一日,有機會坐上了首相之位的時候,你才會明白你面臨的考驗有多大!”
“這幾十年來,你知道有多少人對我勸進嗎?有多少人想讓我謀朝篡位甚至是直接起兵造反嗎?”
“這里面固有一些不懷好心的歹人,但也有不少是一起并肩奮斗過的老兄弟,甚至有自家子弟!”
“甚至我曾經都也暗暗想過這些事情。”
“我阿爺當年被圣祖拜為宰相后,主動辭相,請歸藩地,就是因為他知道,其實以能力甚至以軍功而論,他并不是合格的宰相人選,當時的李靖李績等許多大將,其實功績甚至資歷都在我父親之上,皇帝要拜他為相,不過是因為他是皇帝潛邸時的心腹大將而已。”
“后來皇帝用侯君集、張亮等為相,都是如此,甚至我在貞觀初拜相,也不過因為是皇帝女婿,是我阿爺的兒子,是秦王府軍功集團的人罷了。
“阿爺從沒飄,從始至終都很謹慎,所以能夠善終。侯君集、張亮等卻以為能做宰相,真的是他們有這樣的功績和能力匹配這宰相之位,所以他們膨脹了,后來也就不免被誅殺的下場。”
·······
“我說這么多,你能明白嗎?”
須發已經皆白的張超點頭,他也七十多歲了,哪還不明白呢,“忠武王謹慎,三郎小心,秦俊也知進退,但三郎覺得二十一郎不行?”
“秦倫現在連一個樞密副使都舍不得辭,假如有一天他真的成為中書令,再有那么些人真真假假的奉承,萬一又恰巧碰到皇家發生某些特殊的變故,到時那至尊無上的權力觸手可及,你說他能忍的住嗎?”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洞县|
峨眉山市|
仪征市|
榆树市|
祁阳县|
宜都市|
紫阳县|
定边县|
凤翔县|
嵩明县|
昆明市|
张家界市|
怀化市|
化德县|
巴南区|
鱼台县|
恩平市|
龙海市|
淮北市|
富锦市|
茂名市|
东城区|
阳西县|
青河县|
株洲县|
北宁市|
香河县|
平凉市|
平原县|
屏山县|
锦州市|
海盐县|
新竹市|
中牟县|
永寿县|
开封市|
广元市|
昌江|
莱芜市|
青神县|
福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