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3章 武安太平-《貞觀俗人》
第(1/3)頁
長安二年,冬,臘月。
安南道,武安府,太平港。
秦家衛(wèi)堡里已經(jīng)呆了一個多月的秦倫有些煩躁,卻只能呆在衛(wèi)堡繼續(xù)等候呂宋舊金山的回復(fù)。
離洛南下,本來他打算從廣州直接?xùn)|航舊金山,結(jié)果卻收到呂宋駐廣州辦事處的官員轉(zhuǎn)達(dá)的父親口信。
讓他先不必去呂宋,先去武安太平。
秦倫心懷忐忑,不安違抗父命,只好從廣州港南下去了武安太平,然后一呆就是一個多月,沒了音信。
眼看著就要過年了,可沒有父親的允許,秦倫和兒孫們都不敢東歸呂宋。
此時呆在太平港,秦倫的身份也很尷尬。
他以養(yǎng)病為由在洛陽辭相南歸,卻被秦瑯拒絕他回呂宋,只能先在武安府落腳。現(xiàn)在秦瑯已經(jīng)收回了之前賜封給他的南贍封地,連他所有兒孫們的那份也都收回了。
所以現(xiàn)在秦倫這位致仕宰相,無官無職,雖有爵位,但朝廷的那個輔國衛(wèi)王的爵位,卻沒有封地,只有些食邑田地。
朝廷早年曾把給秦瑯的武安府世封,推恩分封給他的七子,一子分封一州,而那時是秦瑯的七個庶長子授封,連嫡長子秦俞都還沒出生,更別說二十一郎的秦倫了。
所以現(xiàn)在武安府的世封府牧是秦瑯,府下七州,世封刺史是秦俊為首的七庶子。
秦倫在武安,頂多算是個客。
事實上,太平港的秦家人,確實也是把秦倫當(dāng)個客人的,很禮貌小心,卻又保持著足夠的距離。
世封武安府牧秦俞和世封的武安州等七州刺史,都不在這,這里都只是他們派來的管事們在打理封地。
武安畢竟只是內(nèi)世封,多年下來,秦家在這雖影響力很強(qiáng),但實際的行政司法軍事稅賦等都是由朝廷委派的官員控制著,秦家也只負(fù)有一定的監(jiān)察權(quán),以及那份實實在在的三分之一的世封稅賦收益罷了。
再便是秦瑯的三萬戶實封食邑,也都是劃在武安,以往每年再分到九萬課丁的三分之上上繳稅賦,不過自兩稅革新后,這種爵位實封食邑也變了,畢竟如今是以地稅和戶稅為主,不再是如過去那般按丁征稅,所以一戶三丁還是兩丁甚至多少戶其實沒多少太大意義,如今的實封采邑,實際上只是封侯分享所封戶的戶稅三分之一。
在這種新法下,戶無主客,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
所以過去所謂的食邑封戶,有權(quán)要勢的就優(yōu)選丁多的戶,比如有些公主得寵,皇帝就特意廣選那些一戶七丁的,一些寵臣,也都要選三丁以上的戶,而如果只是一般的,可能就一二丁一戶,甚至一戶一丁。
所以同樣封三百戶五百戶,實際上收益卻可能相差六七倍之多。
但到稅改后,食邑戶數(shù)不按丁按戶等來,朝廷甚至細(xì)化了這里面的規(guī)則漏洞。比如說實封一戶,取第七等下上戶的戶稅標(biāo)準(zhǔn)一千錢。
秦瑯實封兩萬戶,則是一年兩萬貫的三分之一,七千貫不到。
如果僅有百戶之實封,那一年其實也就是三十多貫。
因為收益下降比較厲害,后來又幾經(jīng)調(diào)整,最后改成直接按食封戶數(shù)折錢,每戶一月折錢350錢,隨俸祿一起發(fā),甚至都不需要再由封侯派人協(xié)助官方征收這筆食邑收入。
所以到如今,所謂實封食邑,其實已經(jīng)跟封在哪沒有實際關(guān)聯(lián)了,除非是世封,才會跟封地有關(guān),其它的實封食邑,所封之地只是掛個名而已。
百戶真封,那一月就是三十五貫,一年就是四百二十貫。
比之過去,實際上收益提升了十多倍,當(dāng)然,這只是相比稅改后提升這么多,實際稅改前實封收益也還不錯。
不過如今朝廷非重大軍功,一般也不給實封,多是虛封散爵,散爵沒有食邑收入,只有一筆爵賞錢,但不多。
而那些重臣寵臣等,往往又都是封的內(nèi)外世封,直接給塊地,也不用給食邑真封。
因此近些年,能得實封食邑的很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海市|
博乐市|
黔东|
虞城县|
来宾市|
华阴市|
丽江市|
扶绥县|
兖州市|
开封县|
嫩江县|
定边县|
三台县|
台州市|
黄浦区|
阳城县|
石泉县|
西丰县|
石棉县|
富裕县|
昂仁县|
定边县|
社旗县|
博乐市|
高邮市|
蒙山县|
朝阳县|
西和县|
铜陵市|
胶州市|
三台县|
台北市|
信丰县|
小金县|
丘北县|
潞西市|
南宫市|
南昌县|
济源市|
明光市|
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