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座全新的爐子在廢墟上崛起。 吸取了之前的教訓,乃至手握著留里克提供的工程藍圖,卡威信心百倍。當然,為了爐子能夠順利的運作,留里克本人更是干脆扎根于建設現(xiàn)場。 繼續(xù)訓練那些孩子們?當然要的。 留里克把任務交待給自己的傭兵,就由他們針對孩子們進行最嚴苛的訓練,而自己實在犯不著每天都作為監(jiān)督者在場。 他作為一名監(jiān)工監(jiān)督爐子的建設,亦是作為技術顧問,時刻給手持藍圖的卡威答疑解惑,并對建設的工人做出指點。 有三十名強壯的傭兵,他們就成了頗為廉價的勞動力。他們整理攪拌粘土,制作成酷似磚頭的團塊,一層接一層的向上堆砌,最后堆成了一個煙囪形狀的爐子。 粘土尚未經過漫長的燒結,它如今不過是非常脆弱的存在。倘若經過了漫長陶土化的焚燒,就成了非常堅固的存在。 它雖是堅固,也會在漫長的使用作業(yè)中,經歷熔融鐵水、爐渣的不斷侵蝕損壞。 正如之前垮塌的爐子,它雖已經意外的達成了一個高爐需要具備的一切,也就自然繼承了高爐會面臨的挑戰(zhàn)。 爐子垮塌之處正在于脆弱的爐腰部位,它硬生生的被熔融金屬撐破了。 故在新爐子的建設中,留里克拿出的方案就是制作一個爐底厚實、整體為錐形結構的爐子。 僅僅是一個錐形的結構就萬事大吉了? 不!留里克需要的是能夠長期使用的爐子,而非用個十天半個月就再次垮塌的次品。 最關鍵的所在,正是爐子內部的耐火材料。 之前垮掉的爐子,它垮塌的原因留里克分析的一番。想不到卡威還是用著冶煉青銅的那種老思想,所謂給爐子內部鋪設一般的鐵礦石一次作為耐火材料。倘若只是熔煉青銅,它是完全合適的。但是爐膛內部的冶煉溫度一定達到了熔煉生鐵水的程度,所謂的耐火材料,它已經熔化成鐵水的一部分。 甚至于作為爐壁的粘土,它的抗高溫能力都在真正的高溫狀況下大打折扣。 畢竟熔煉生鐵水實在算是羅斯人自發(fā)創(chuàng)造的冶煉奇跡,不可否認留里克在這個偶然奇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理論作用。 現(xiàn)在真正的理論專家開始著實制造新爐子了。 哪怕是土高爐,為了抵抗熔融金屬的侵蝕,就必須用更為耐高溫的材料,做成一副極為耐火的內膽。 有什么合適的材料嗎? 理論上一般的粘土加入一些鋁金屬,這樣的粘土就能燒制成廉價的耐火磚。 鋁金屬從何而來,想必剛玉是最好的來源。 但是且慢!羅斯堡附近的山區(qū)是盛產鐵礦石和少量銅礦石,至于鋁金屬…… 如果可以搞到剛玉,爐子的建設就變得很快。 事實正是留里克無法在羅斯堡的峽灣找到合適的耐火材料,然耐火材料也不是沒有,它就在直線距離一百八十公里羅斯人殖民點艾隆奧拉瓦堡。那里的鉻鐵礦,它本身就是極好的耐火材料! 想必高爐可以把它熔煉成海綿鐵,倘若把它熔煉為熔融金屬,沒有1800℃恐怕不行。而燒炭或是燒煤的土高爐,它能達到的短時間的極限溫度僅是1450℃。 要獲得鉻鐵礦,就只好派遣船只去北方拉回來。 這個關鍵問題的解決,自然落在了古爾德家族的肩頭。 在留里克的授意下,一條運載一批漁獲的貨船,離開了古爾德家的碼頭,她的目標正是艾隆奧拉瓦堡。 所有的漁獲都是留里克買下來的,并去除內臟,還用火烘烤了一番,以求抵抗腐爛。 這些漁獲實則都是給艾隆堡的科文人的報酬,留里克要帶走一批純粹的礦石,以魚肉購買自己仆人的勞動力。哦,他當然可以下達一道命令,勒令自己的仆人必須增派一批礦石作為貢品。 既然要把名為“契約精神”的思想在廣大的部族里傳播,身為很有身份之人,留里克自覺有必要給自己的仆人講究契約,并寄希望于其他的族人能夠理解契約的重要。 船只已經出海,即便天氣晴朗海波不興,他們最快也得五天時間歸來。 在爐子內膽鋪設耐高溫的鉻礦石之前,爐子還要繼續(xù)搭建。 爐口被設計的向內收斂,它只能許可一個略顯消瘦的成年人鉆進去,而爐子的內部空間明顯更大。 狹窄的爐口為的就是能夠填料的同時盡可能鎖住溫度。 甚至留里克還雇傭部族善于雕刻紀念碑的石匠,鑿刻一個花崗巖石板,并在板子上鑿出一個孔洞。此物就是爐子的蓋子,所謂給廢氣留足出口的同時,能保證爐子的極端鎖溫。 爐子的建設如火如荼,只要等到運輸礦石的貨船回港,最后的工作就能進行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