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極為龐大的維納恩湖迎來極為龐大的羅斯海軍。 湖泊大似海,湖中島嶼沙洲密密麻麻。對于羅斯人和瑞典人,他們首次抵達約塔蘭的這個地區,對于艦隊急需南下闖入約塔河即可進入丹麥海峽這件事,盡是倍感意外。 一條全新的、曲折的又非常安穩的內陸水道被發現,以后若是走水路進入丹麥海峽,完全不必走風云莫測的東波羅的海了。 船只出了梅拉倫湖,僅需沿著海岸線漂行很短距離,再拐入舊奧斯塔拉峽灣(北雪平),沿著入珍珠鏈般的大小湖群,在風平浪靜中進入西方的大海。瑞典眾貴族對繼續戰爭多有抵觸,不過當他們獲悉艦隊距離丹麥海峽僅有一步之遙無不大吃一驚,又重新燃起了探索欲。 這支混合的艦隊自然是羅斯海軍打頭陣,那些瑞典同盟軍皆被安置在后方。 留里克這是有意為之,他就怕讓這群家伙放在前陣,手癢癢的戰士就會主動發起進攻,白白錯過不戰屈人之兵的新策略。 難道羅斯公國軍隊所到必然是戰斧滴血嗎?小船載著傳令兵漂到各個僚艦,命令各艦貫徹落實大王新命令。命令就寫在硬紙上,阿里克過目掃一眼,麻利地把紙折疊起來。 “真是奇怪,我弟弟突然仁慈了。他就真的相信那些約塔蘭人乖乖臣服?” 傳令兵急答:“國王就是這樣安排的。” “罷了。”阿里克擺擺手,“你回去通知國王,第一旗隊會落實新命令。我們會約束部下保持絕對克制,不會冒然登岸?!? 留里克四處傳令,按照他的新安排,艦隊抵達約塔河河口就直接定下來擺開陣勢,靠著龐大聲勢嚇唬一番對手,再把俘虜分漁民放回去,派出一位使者說服他們。 所以,誰是使者? 前方就是約塔河河口,一個明顯的漁村已經出現。如若俘虜所言為真,那么從現在開始,艦隊已經進入名為哥德堡的區域。 艦隊升起一面旗,眾僚艦見之紛紛收帆安定,鐵錨紛紛拋下墜入湖底淤泥,也恰是這舉動,留里克判斷出此湖很深。 “到底是個龐大的冰蝕湖呢?!? 一條長船載著一位微胖的男人漂到留里克旗艦處,他順著繩梯攀上甲板。 “大王,我來了?!? “藍狐,你終于到了?!? “現在,莫非是讓我帶著昂克拉斯軍隊先行登陸一探究竟。這真是光榮的事。” “不?!绷衾锟藫u搖頭,隨手指著換了一身衣服的俘虜,“這些是被俘的漁民,我要把他們放回去。我還要準備一些禮物,你就作為我的使者,把漁民和禮物都送過去。” “委托我為使者?” “如何?看起來你面露難色?!? 藍狐笑了笑,再搖搖頭:“沒什么,我已經做過太多次使者。我會帶上一些隨從,大王不必擔心我。” “是啊。我當然不擔心你,就是擔憂你會因為對方可能的冒犯突然發怒,帶著你的人大肆殺戮。算了,我派遣精銳戰士跟著你,一百個戰士劃船上岸,準備四條長船準備行動。” “好吧。我這就去。” 據俘虜所言,眼前的漁村名字極為干脆,意思所謂“鄰維納恩湖村”,它并非小村,村莊有一千人規模,放在當今的時代足以組成城市。它毗鄰大湖,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即便靠著落后技術撈魚,再輔以種麥養牛羊,足以養活這么多人口。 “鄰湖村”只是第一個大村,它還有多個鄰居,人口也都是接近千人的規模。因為約塔河是自由的,住在河流北部區域分村子彼此天然互相照應,他們自成一個集團,也天然的因經濟結構問題,對河流南端的靠近丹麥海峽的人們存在一定糾葛。 糾葛不過是因地理位置天然引起的一些矛盾。 整體而言,一旦整個流域遇到危險,所有人定是摒棄前嫌一致對外的。 對于這片地區,遠道而來的羅斯軍隊只知其名,對其政治生態一無所知。 倘若當地存在一個統一大首領,是戰是和,靠著談判即可快速落實,以過去的經驗,一場激烈的戰斗就把問題解決了。 當前看似只能花些時間慢慢擊破。 根據俘虜所言,他所在的“鄰湖村”沒有酋長,就如一些維京部族一樣,他們設立了議事庭,遇到任何的事情全村有頭面的人物聚在一起開會。倘若有戰爭,就推舉一位或兩位人緣很好又身強力壯之人,統帥部落民構成的戰士合力御敵。 留里克的艦隊就停在河流的出入湖泊的口部,龐大的艦隊故意鋪開寬大陣仗。艦隊完全封堵了河道,直接掐斷漁民進入維納恩湖捕魚的一切企圖。 無疑這種強勢圍觀的舉動是一種絕對的實力壓迫,龐大艦隊的桅桿上盡是飄揚著白底藍紋旗幟,這給知道一些外界事物的目擊者提了醒。 因為約塔河畔的哥德堡居民,他們是被迫暫時性選擇閉塞,如若有機會自然要走出河區,在丹麥海峽肆意游弋大肆捕撈鯡魚的。 臨近大湖的三個村子的漁民湖岸邊做著伙計,他們看到艦隊逼近麻利地逃回村子。 尤其是那些逃亡極快的漁船,畢竟他們見到了自己的同族遭遇襲擊生死未卜,想必已經是被襲擊者所殺,這便本能逃亡村落招呼所有年輕的男人女人拿起武器防衛起來。 “大家快去河邊看看!有敵人來襲!” 逃回來的漁民招呼勇敢的族人去一探究竟,更多的人將信將疑暫且觀望,但奔走相告的人越來越多,對于“敵襲”的消息傳播得也愈發邪乎。 鄰湖村雖沒有大酋長,幾十名帶著武器的勇敢者行動起來,他們爬上高大松樹或是站在河畔的住宅房頂向湖泊方向觀望,果然看到了一支艦隊。 在這生死之際,一位勇敢的戰士挺身而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