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盛極一時的羅巴德部族而今僅剩下一片廢墟,他們的村莊被占領,他們自身不是被殺就是被擄為奴仆。 當外來的霍里克和羅巴德進行戰略捆綁的同時,也將風險一并拿下。 彼時,正值首領被殺群龍無首的人們,迫于諸多考慮與外來者霍里克強強聯合。 如今一切都結束了…… 理論上丹麥已經全境光復! 840年日德蘭半島戰爭,先是半島最北端的登陸戰與報復性破壞, 再是林德霍爾姆地峽的阿勒布堡壘攻堅戰。 當戰線一路南推到石勒蘇益格長城,將石勒蘇益格市鎮的敵人清掃一空。 對于絕大多數丹麥貴族,是時候收手了。 但是戰爭仍要繼續下去。 就在被收復的石勒蘇益格,就在聯軍進行短暫休整之際,另一場軍事會議召開。 這是一場勝利的大會、團結的大會,以及開創新局面的大會。 就是與會的諸多丹麥貴族,在稱贊羅斯王留里克是圣主、丹麥王拉格納是偉大者的同時, 也直白地集體要求自己要退兵。 退兵?何必退兵?戰斗才哪兒到哪兒? 拉格納懇請他們留下,諸多貴族也振振有詞。 有的說自己的部族傷亡很大, 需要修養。 有的說法蘭克勢力已經被驅逐出日德蘭,至少今年沒必要再擴大戰爭。 還有的說自己的隊伍已經掠奪了足夠的戰利品。 更有人說,得趕緊去北方一趟,讓那些約塔蘭人都滾回斯堪的納維亞。恰是如此說法,引得廣大貴族集體共鳴。 因為約塔蘭人,各丹麥部族并不待見。若不是要聯合討伐僭越者霍里克,又迫于羅斯王的威信,沒有任何丹麥人希望約塔蘭軍隊在丹麥的領地肆虐,即便他們肆虐的是敵對的羅巴德人的地盤。這算是丹麥內斗,丹麥無力對實力過于雄厚的羅斯人說三道四,對于貧窮的約塔蘭人,他們必須離開。 這就讓拉格納頗為尷尬。 繼續南下進入漢堡,自然要的。但諸多貴族的訴求不進行滿足,保不齊這群家伙會偷偷再選個國王出來,之后引爆新內戰…… 軍事會議中的各方達成了妥協。 羅斯軍主力會分為海路、陸路兩支隊伍, 似乎又回到了在韋特恩湖的戰術安排,事實卻是留里克對于大局的妥協。作為王者,將境內利益訴求有所不同的族群捏到一起, 就必須盡量滿足他們各自的訴求。 丹麥人的說法很實在,約塔蘭人作為友軍,現在繼續賴在日德蘭半島,只要時間再拖延下去,被自己強行創造的聯盟就會分裂,丹麥人會自行驅逐約塔蘭人。 他們也在口頭上針對瑞典軍隊有著更加委婉的說法,貴族們意識里都確信羅斯人和瑞典人就是親兄弟,比起約塔蘭人,瑞典人更是重量級。 想讓瑞典人從日德蘭離開,真的只能靠著留里克大王親自去勸說。 羅斯郡要分兵,傷員也必須立刻由船只運走。 阿里克被委任為羅斯軍的陸路部隊統帥,下轄第一到第六全部旗隊的戰斗兵力,時至今日,持續的戰斗使得很多戰士陣亡或受傷運走,看似是龐大的六個旗隊,戰斗兵力已經縮減到兩千人規模。譬如驍勇的第一旗隊已經折損一半,僅剩的二百出頭的老兵倒是精華猶存。 騎兵亦是編入這支隊伍里,菲斯克通過繳獲的一些馬匹,搜集軍隊里會騎馬的士兵,騎兵又恢復到三百騎的規模,就是戰斗力縮減不少。 羅斯軍主力已經在持續近半年的征戰中消磨掉了很多銳氣,恰是這種關頭,毫無損失的斯拉夫軍隊,立刻體現出自己的價值。 梅德韋特的戰士多達一千人!他們在這個時節,本該在諾夫哥羅德的田間地頭割麥子、打谷、揚長,現在卻在極為遙遠的西方。既然離故鄉太遠,戰士們索性不想了。因為大王給予大家許諾,所謂大軍會在漢堡伯爵領得到大量的糧食補給,縱使故鄉的農田絕收,也不會讓兄弟們吃虧。 何止如此?留里克為穩定軍心鄭重許諾——所有出征的戰士,無論族裔無論生死,今年的一切賦稅免除。 如此一來,羅斯軍保有三千三百名戰士,放在當前的歐洲已經能橫著走。 而藍狐手下還握有一支瑞典昂克拉斯軍和哥德堡軍的混合部隊,時至今日仍有六百人規模。 集合四千人的隊伍,目的地正是漢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