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條遠行的船只不是簡單的索貢,它的政治意義巨大。 柳多夫巴不得諾森布里亞國王親自來,哪怕是派遣一個使者也好。他需要更多信仰天主的國家承認薩克森公國,即便諾森布里亞是個弱國,有其承認也是好的。甚至還能借這個機會有可能和韋塞克斯取得聯(lián)絡,以奪得對方的承認。承認薩克森公國的國家越多越好,這一點柳多夫不挑剔,只希望自己不是被孤立。 次日,又有一批人要離開。 或者說,是放逐。 羅貝爾的傷口一直在好轉,他態(tài)度動搖,顯然這不是神跡顯靈,就是羅斯人的醫(yī)術救了自己的命。說來諷刺,自己被殺他們射擊也被他們救活,龐大的軍隊被他們玩弄于鼓掌,然后全軍覆沒。 羅貝爾不想死,現(xiàn)在更沒有死的理由。他攜帶一只皮包,里面塞著多封信件。他知道這些信件只要有一件交到路德維希手里,都會引得對方暴跳如雷。 但若是自己拒絕送達或是信件丟失,羅斯人的舉措就是繼續(xù)戰(zhàn)陣,且是針對法蘭克人的殺戮。這就非常沒有道理的,明明是貴族的無禮何必遷怒于民眾? 如果路德維希不給個說法,大量法蘭克人就會莫名其妙被殺。 羅斯人的威脅不是假的,他們是真的心狠手辣敢于為之。 柳多夫賜予羅貝爾馬匹,同時有釋放了十人,其中有本屬于羅貝爾的扈從,也有法蘭克精銳騎兵。有這么多隨從保證羅貝爾不必太過難堪,也保證一路上有個照應,確保傷勢未愈的他出現(xiàn)意外。即便是真的有意外,其他人也有義務把信件送抵,再不濟,也得告訴路德維希羅斯軍已經在易北河畔殺了他三千騎兵這件事。 萊茵高伯爵羅貝爾離開了,騎著被人送的劣馬在浮橋上狂奔,以盡量快的速度消失在森林中。 這是何其的悲哀,一個月前他帶著三千鐵騎奔向北方,現(xiàn)在加上自己就只有十一人。 他知道自己回去后定要遭遇責罰,為了更大的道義他愿意接受懲罰。作為貴族,他也必須接受懲罰。畢竟,君主路德維希是無罪的。 最后,便是留里克與拉格納的針對烏得勒的支討伐軍。 大船拖曳著空置的長船,羅斯艦隊主力出動了一半。 五艘風帆驅逐艦、五艘風帆巡洋艦,另有二十條標準貨船,以及拖曳著的十條長船。 穿上載運一千五百人,所謂羅斯軍一千人出頭,丹麥軍四百余人。 如此規(guī)模的軍隊足矣大一場規(guī)模很大的歐洲戰(zhàn)爭,與弗蘭德斯伯爵打一場決戰(zhàn)也是夠格的,畢竟傳言這家伙實在拉胯。 那些傳言也許是對的,留里克仍然集結了這樣規(guī)模的軍隊,他自己的隊伍人員成分故意安排得復雜,除卻第一旗隊傷亡實在太大且是戰(zhàn)利品最多的部隊,其余五個旗隊需要機會擴充戰(zhàn)利品。五個旗隊都派遣百人隊了,兄弟們輿論戰(zhàn),日后誰也別說誰。 已經沒有好挽留的,站在柳多夫的立場,他巴不得自己的盟友早點打勝凱旋,這樣自己就不必擔心路德維希的軍隊突然殺到而缺兵抵抗。 新的進軍已經開始,艦隊順流而下,揚起三角帆在北風下貼著海岸線快速突進。 緊接著,幾乎所有羅斯軍、丹麥軍都遷移到了易北河入海口,他們迅速擴大濱海營地大規(guī)模捕魚煮鹽。短時間內,柳多夫的漢堡,諾曼勢力幾乎消失了。 他知道諾曼人早晚都要離開,現(xiàn)在自己心頭竟空落落的。 他很清楚自己在遺憾什么——缺乏軍事保護。 求人不如求自己,而且諾曼人從不是什么好人,留里克那個年輕人本質上也是心狠手辣,今日與薩克森聯(lián)合僅僅因為他們羅斯需要一個緩沖地帶。 作為緩沖之國,沒有誰比柳多夫更知道它的意思。因為,路德維希大軍以來,說是討伐自己,實際也是對諾曼人世界虎視眈眈。他開始擴建自己的民兵,以“保衛(wèi)薩克森”的名義維持著士氣,至于真的可以自強,這就是未知數(shù)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