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農夫頭一次聽說“尼德蘭伯爵”這一名詞。他是一位伯爵,居然和弗蘭德斯伯爵同級嗎? 以后北部地區就歸為尼德蘭伯爵領了嗎? 如果烏得勒支成為伯爵的御所所在,大家豈不是要直接向這位貴族繳納十一稅,以及其他稅收了? 心理上,本地人不愿意被法蘭克血統貴族統治,不過這位大貴族若是減免賦稅,那就是大善人。 拿騷只是按著留里克要求去說話,言語也是非常磕磕絆絆,至少他指明了“前往烏得勒支從糧倉拿賞賜”的說法,立刻引得所有聚集的民眾之擁護。 于是很快便有村莊首領聞訊而來,這種人就是所謂的騎士老爺。 騎士是真的騎著馬而來,聽說突然冒出來一個新伯爵,甭管消息是否屬實,若真如此,這位新伯爵就是本地的大貴族,第一時間來覲見一下很有必要。 短時間內就有多達六名騎士趕來,他們本是效忠烏得勒支男爵來著,現在抵達河畔,看到這里站著衣著統一的浩蕩大軍,皆是肅然起敬。 諾曼軍隊原地待命,面對越來越多的村民以及騎馬而來的小領主貴族,留里克不得不和拉格納在耳語幾句。 “你這樣做合適嗎?我們如此高貴,你竟然要配合那個小小的拿騷演戲。”拉格納很是不悅。 “就配合他演戲。等到了烏得勒支城,我們再亮出真正身份。” “這是多此一舉的。” “但會非常順利。拭目以待吧。” 谷麬 拿騷原本的爵位的男爵,本就比這些采邑騎士高級。他與之說話非常有底氣,這便特別說明自己是“尼德蘭伯爵”,特別說明身后的軍隊就是自己的威武大軍。 至于烏得勒支男爵的情況,那位男爵效忠的是弗蘭德斯伯爵博杜安,這與尼德蘭伯爵有何關系。 拿騷如此謊稱:“東法蘭克王已經決定,由我拿騷繼承新興的尼德蘭伯國。這是一道命令,你們必須效忠我。至于烏得勒支男爵,他必須離開。如果他不愿意自己走,我的大軍就趕走他。” 拿騷是越說越來精神,就仿佛身后的諾曼軍隊搖身一變就是自己的“尼德蘭伯國軍”。 諸多騎士信以為真,他們沒有能力去辨真偽,但肉眼可見的是,他們見到了這輩子所能加過的最龐大的軍隊。 一千人也算大軍?事實就是如此。 雖不至于立刻半跪下來向拿騷效忠,這六名騎士老爺就地組織自己村莊的圍觀民眾,將其中的男人集中起來。那些拿著大鐮刀割草儲備的農夫立刻變成民兵,在騎士老爺的帶領下組成二百多人的隊伍,跟在所謂“尼德蘭伯爵軍隊”后方走過最后一段旅途。 一些婦女兒童也依傍著這支過于華彩的隊伍,留里克讓軍隊再扔一些干糧穩住人心,繼續維持聯軍大善人的模樣。 世界充滿了荒誕,高舉著大量十字旗的軍隊大搖大擺逼近烏得勒支城。 這座僅有低矮木圍墻的河邊城市居民不錯,有限的民眾看到一大群人不斷逼近,心頭不由愈發緊張。 事情正變得奇怪,只見那是一群白色調的武裝者,他們水陸并進,好似某位大貴族的軍隊。 軍隊的規模太大了,似乎那就是東法蘭克大王的軍隊。 對!一定是這樣。同樣的白色布袍,士兵身上點綴著藍色調,一樣是舉著十字旗宣示自己的身份。 城市里從平民到巡邏士兵,乃至是聞訊走出御所的烏得勒支男爵,乃至是大教堂的全部教士,所有人基于聽說的消息不斷加強認知——東法蘭克王的軍隊又來了。 幾年前,路德維希“御駕親征”鏟除了杜里斯特港的諾曼人殘余勢力。彼時法蘭克軍隊就是沿著萊茵河南下,路德維希順便就到烏得勒支教堂拜謁一番,并于繼任的主教阿爾貝里二世有過深入交談。 第(2/3)頁